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观展 读图 品味诗意陕西

三秦都市报 2017-10-18 05:10 大字

诗句搭配美图让展览现场多了些“诗情画意”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长安又是唐诗的故乡。

在《中华根脉圣境陕西风流还看今朝》展览中,一组组生动的图片展示出了大美陕西的一面。如果你仔细看图片说明会发现,里面出现了很多古体诗词,其内涵勾勒出了陕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脉络。在这里,一幅诗意陕西的画卷徐徐展开。

陕西日报社专题新闻部记者沙莎,是本次展览的撰稿人。她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很多照片中的景点是首次展示,根本没有现成的诗词可以拿来用。因此,很多都是她自己写出来的。“其实原本是不要求的,只用加一些形容词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不足以体现‘诗意\’。所以,暗自给自己定下了这么个任务,用诗词来表达。”

“比如非常有名的长安观音禅寺。展示的图片中,金黄色的银杏叶和旁边的寺庙相呼应,所以我写了‘秋风洒遍金铺地,终南静对自从容\’,包括红碱淖的‘神湖荡浆不思归\’也是这样。”

114个图片说明中,沙莎自己创作的占了多半。除了对景物的描述,一些图片说明中还有历史渊源。

比如,描写咸阳旬邑高原仙境的“雾里重回旧秦地,高原林海迎霞光”。沙莎介绍:“旬邑是最早秦人进入关中的封地,所以有了‘旧秦地\’一说。诗的后一句是对照片的描述。”

“佛都巍巍,泾流为引。七星天梯,龟蛇为证”这是形容彬县龟蛇山的。“彬县大佛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彬县也有佛都之称。”沙莎说,“牛背梁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里面有秦岭四宝之一的羚牛。我就想象神牛驾着辕,耕着什么呢?照片拍摄的是山顶日出,那就耕朝阳吧。所以有了‘神牛驾辕牧朝阳\’。”

所有的图片说明,沙莎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完成了。对于结果,她自己比较满意:“算是把诗境和画境结合了。”

“我是学中文的,对诗比较熟悉。看到照片的时候,脑子就已经初步过了一遍,然后再一个个地想。平均下来,每一个标题的创作时间大概十几分钟。”她笑着说,“我这次算是‘无招胜有招\’吧,平时喜欢看书,没有什么倾向性,看的特别杂,用的时候就涌出来了。”

本报记者石喻涵

新闻推荐

咸阳9位基层法院院长同台讲述办案故事

永寿法院院长应文涛→9月22日下午,咸阳市中院举行咸阳法院“院长讲办案故事网络视频大赛”,彬县、永寿、淳化等基层9位法院院长分别用不同的法律故事,以案说法,向全社会展示全市法院院长风采和司法改...

彬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彬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