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姓富产业兴 西安市政协委员柏华的驻村故事

各界导报 2020-08-12 00:46 大字

□ 记者 赵坤 王路

8月10日,家住周至县翠峰镇新联村的养殖户孙兵和往常一样,早早就来到牛场,忙着打理自家40多头牛。对他来说,养好这些牛,意味着年底能有近20万元的利润。

从昔日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四邻八乡小有名气的牛倌,两年时间,孙兵打了场漂亮的脱贫翻身仗。然而,在他心中首功应该记给驻村工作队,“没有工作队柏书记的帮忙和鼓励,我再想养也只能是想想。”

孙兵念叨的柏书记,就是西安市政协委员、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新联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柏华。

心中装有“民情地图”

新联村位于西安市周至县西南15公里的秦岭北麓,全村344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是西安市级重点贫困村。2018年,经西安市残联选派,柏华到新联村驻村帮扶。

说起驻村,柏华要比别的第一书记面临更多困难。由于出生时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虽经手术治疗得到一定改善,但即便是戴着高度数眼镜,柏华白天视力也只能看清几米,晚上则是“一抹黑”。

面对困境,他没有退缩,驻村后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整理资料,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摸清了情况,心中有了“民情地图”。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发展的桥头堡,抓好党建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担任新联村第一书记后,柏华确立了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目标,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清单”等固化为村党支部常态化“必修课”,并先后邀请专家教授进村开展主题党课活动,使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如今的新联村党支部,党员先行、干部先上已成为新风尚。

在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的同时,柏华积极争取资金,为村里新建了人饮水塔,完成了上下水管网改造和污水治理工程,新修了村委会办公室和村图书室,设立了村康复室、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室,免费开展理疗等服务。

随着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新联村先后获得周至县“社会治理红旗村”“县级文明村”,西安市“一肩挑”示范村等殊荣。

多元发展助农增收

农村要发展,关键要抓好产业。如何发挥新联村地处秦岭北麓农业优生地带优势,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柏华深入农户进行调研,面对面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对有愿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帮助申请无息、贴息贷款,在有用工需求时优先考虑贫困户。

他立足地域优势,2019年联系西安市城管局进行指导,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起了占地25亩的苗木示范基地,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今年又争取资金建设存栏50头的养牛基地,9月投用后将帮助贫困户增收。

通过残疾人电商服务平台,两年累计销售猕猴桃15万余公斤,实现增收50余万元;利用加工猕猴桃干,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累计创收23万元……两年来,柏华为新联村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通过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如今,新联村仅剩一户丧失劳动力的兜底贫困户,基本已完成脱贫任务。

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这里环境这么好,我们还想在村里建个花卉观光园,打造乡村旅游。兄弟,你有啥好建议?”采访中,柏华三句话不离乡村发展,活脱脱就是个“新联人”。

说起柏华,新联村党支部书记段军平直言佩服,在他心目中,柏华是一个把新联村当成家的驻村干部。

2018年,柏华刚驻村时,父亲就患上了癌症。一头是“小家”一头是“大家”,他只好把父亲托付给还在上班的妻子照顾,自己忍痛回到了村子;

这年的8月,村上正值修路,在检查施工进度时,他不小心跌入路边粪坑,随后简单洗洗又继续投入工作;

村里群众扭伤了脚,他在康复室忙前忙后给治疗;春节正值防疫,有一位回乡探亲的女婿突发脑溢血,他每天去给做针灸按摩,一个多月精心治疗,患者基本康复后驾车回了河南。

这一件件的暖心事,使他在群众心目中就是“自家人”。

“我是一名党员,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我又是一名政协委员,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这里的百姓富起来、村子美起来!”柏华说,自己还会继续努力,提振群众致富志气和造血能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新闻推荐

迎接十四运 助力“创文” 交通引导员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中

本报讯(记者关颖)为迎接十四运、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日前,团市委组织志愿者们持续开展“...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