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轮椅上也要“跑”得飞快 我的人生只有勇往直前

西安晚报 2019-12-03 05:04 大字

12月3日,是第28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天我们的目光将聚焦到残疾人运动员这个特殊的群体身上。对于残疾运动员来说,他们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收获了人生中的辉煌,但背后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如今西安姑娘董飞霞和吴春艳正在备战东京残奥会以及2021年在家乡西安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今天,在属于她们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分享她们的成长故事。

从小时候瘫痪以轮椅为伴,到偶然机会进入省田径队,再到不怕吃苦收获诸多冠军,西安姑娘董飞霞用自己残缺的身体,书写出了一段又一段为梦想拼搏、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世界轮椅运动会2金1银、韩国仁川亚残会斩获三金,2014年、2015年、2016年……每一年董飞霞都用金牌来告诉自己要不断前行,而这些金牌背后有着太多汗水和泪水。

坐在轮椅上的她

“跑”进了田径队投掷组

董飞霞出生在周至县终南镇寨子村,在一岁时因严重发烧而导致下肢瘫痪,从此以后轮椅就与她终日为伴。从刚开始需要家人推着外出,慢慢的董飞霞用自己的双手开始转动轮子,轮椅就成了她的“双脚”。上了高中,同学们奔跑的时候,她也能转动着车轮飞快的跟在后面。2004年冬天,西安市残联到周至县选拔运动员,周至县残联推荐了年仅15岁的“小飞霞”,让她有机会进入省残疾人奥体中心田径队投掷组训练。

一个残疾的女孩子要去加入一个完全不擅长的体育项目,真的能行吗?在进入田径队投掷组训练之初,董飞霞就遭到了质疑。“其实我妈当初并不看好我,她认为一个残疾女娃,还要搞三铁(铁饼、铅球、标枪)运动,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我下决心一定要让妈妈对自己刮目相看。”董飞霞回忆道,既然要练就不怕吃苦,除了完成教练安排的任务,还偷偷给自己加练。三伏天铅球被晒得发烫,她硬是咬牙握在手里;寒冷的冬天,她坚持在大雪天晨练,正是这股子倔劲激励着她为梦想前行。

小村庄里

走出了“夺金王”

与很多运动员一样,成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董飞霞进入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国家队。“当年我19岁,一下从全国比赛跳到世界最高级别的残奥会,心理承受度和比赛经验都有限,结果只获得第四名,半夜遗憾的捶胸,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取得更好成绩。”董飞霞说道。

下定决心过后是更加刻苦的训练,董飞霞终于迎来自己的收获季,2010年广州亚残会,“三铁”项目获得2金1铜;2012年世界轮椅运动会获得2金1银;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会斩获三金。除此之外,她还分别获得2013年和2014年北京国际田径大奖赛的2枚金牌,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运会和多哈世锦赛的2枚金牌,以及2016年北京国际田径大奖赛的金牌……董飞霞成了“夺金王”。一时间她成了名人,而在她的成功背后也离不开各级领导和残联的鼓励与关怀。董飞霞感慨万千:“取得这些成绩后,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刻苦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而心智的成熟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感谢领导,感谢教练,感谢家乡的亲人,在我成长道路上,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

面对困难与打击

她从不服输

回顾残奥会的历程,董飞霞说,这里面有失意的泪水,但更多是收获后的热泪盈眶。“2012年我的主项被取消,于是缺席伦敦残奥会,这对我来说是巨大打击。我彷徨、犹豫、怀疑、进到房间就想哭,感觉人生道路一下断掉了。”董飞霞谈到当时情况至今仍然有些伤感。

“世上真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不信!就像愚公每天挖山不止一样,我要把带给我低沉、消极、烦恼的包袱都扔掉,擦干眼泪,拾起地上的铅球铁饼和标枪,继续坚定练下去。”

董飞霞终于等到2016年奥运会,到了里约后第一次训练旧伤复发。董飞霞回忆道:“比赛前两天,训练量过大又赶上生理期受风,竟然面瘫了,那会就像掉到茫茫大海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当我想到这十年的等待和坚持,无论如何都要勇敢面对。”比赛当天,董飞霞最终以25.03米夺得铁饼金牌,她喜极而泣。

备战2021年残运会

给家乡人民一个满意答卷

董飞霞已经拿到了太多太多冠军,陕西姑娘的下个目标就是圆梦东京残奥会和备战2021年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里约残奥会我赢了,我也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敢于坚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什么艰难困苦都能克服。”

“这么多年的坚持和成长给了我更加积极的心态,我会一直勇往直前。对于东京残奥会,我还会勇敢面对,努力付出。对于2021年将在家门口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我更将全力以赴,要为陕西的家乡人民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

新闻推荐

全市残疾人就业创业 指导培训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骆妍)11月25日至26日,西安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召开西安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培训会,来自西安市各区...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