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就医痛点促进服务革新 不断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

西安日报 2019-11-27 05:44 大字

莲湖区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医生为患者进行中医理疗。医务人员深入边远乡村为贫困户义诊。“智慧医院”助力患者就医体验升级。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西安市围绕群众就医的“痛点”不断革新,大力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挂号缴费无需排队,群众看病不再“难”;破解疫苗接种难题屡出奇招,就医“痛点”“堵点”被打通,百姓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渐提升。

中医馆开在了家门口满足多样化就医需求

今年53岁的薛大妈,居住在灞桥区水岸东方小区,几个月前出现失眠多汗、脱发等症状,辗转多家中医诊所,并没有得到很大缓解。得知离家不远的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了个国医馆,她便前来试试。经过3个月的调养,薛大妈的失眠症状明显减轻了。如今,她成了这里的“常客”,还会定期带着小外孙来做推拿。“街上大大小小的中医诊所很多,但这里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看病抓药放心又实惠,真是太方便了!”薛大妈说。

据了解,西安市主导投入2345万元建设家门口的中医馆,广泛开展针刺、灸类、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等适宜技术,如今已经实现了全市19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覆盖。

同时,西安市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健康促进中的优势,对重点人群养生保健行为进行干预和健康指导。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不少于1次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对0-3岁儿童,按月龄向家长提供中医调养、饮食起居活动指导,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还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纳入中医药健康管理范围,中医药“简、便、廉、验”作用在基层得到充分发挥,满足了城乡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这种运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做法,受到了央媒的关注。8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健康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对西安市发挥基层中医馆作用,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中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做法予以报道。

“智慧医院”助力就医体验升级

“排队一小时,看病三分钟”,让传统就诊模式广受诟病。2017年起,针对群众“看病难”问题,市卫健委开始在市属医院开展“无卡化”就医模式改造,一方面利用平安“城市一账通”APP,将服务窗口移到手机上,简化交纳挂号费、检查费、药费三个环节,平均每次就诊可为患者节约45分钟;另一方面开展院内自助机改造,患者通过放置在门诊及住院部各处的自助机,用身份证就可实现建档、挂号、缴费、查询等功能。

如今,14家委直属医院和8家区县医院均已上线“城市一账通”APP及公众号,实现了无卡化就医,挂号、缴费、检查、住院等服务统统上网;13个区县的219家社区也完成支付宝支付改造工作,挂号、缴费无需排队,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市民王丹对就医体验发生的巨变感受颇深。在她的印象里,之前每次儿子感冒发烧,她都需要请假一整天才能完成所有检查。自从注册了“城市一账通”,她在家里点开手机便可实现在线挂号,还可使用手机缴费,帮她节省了时间,也让看病变得简单起来。“以前没有现金、没带银行卡根本看不成病。现在出门看病再也不用拿着现金和就诊卡了,而且一早上就能完成所有检查。”王丹说。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西安市卫健委主任刘顺智说。截至2019年11月25日,已有超48.3万市民通过手机注册认证“城市一账通”,利用“城市一账通”挂号70.42万人次、完成诊间支付39.7万笔。截至2019年11月20日,全市已有219家社区完成支付宝支付改造工作,56家社区完成微信支付改造工作,累计支付笔数52.2万笔。

破解疫苗管理难题打造群众看得见的获得感

疫苗接种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热门疫苗“一针难求”、接种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一直以来都是令家长们头疼的难题,“假疫苗”“毒疫苗”事件更是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打个疫苗真是难于上青天。”家住新城区沁水新城小区的王亮告诉记者,每到孩子打疫苗的时间,他们家都如临大敌。他带孩子去的是长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只有两天可以提供接种服务,而且经常人满为患。无奈之下,他和妻子只能选择轮流请假。今年年初,他们小区的公告栏里贴出了一张“接种时间延长至每周一至周六”的通知后,令人头疼的“疫苗接种”才告一段落。“真是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一件大事情。”王亮说。

据了解,为了破解疫苗接种难题、消除群众的心头之忧,2019年2月,西安市印发《西安市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提升工作方案(2019—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接种门诊133个,2019年底前每个区县、开发区要建设一个四星级(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接种门诊,鼓励、支持建设五星级接种门诊。家门口享受优质疫苗接种服务成为可能。

同时,延长接种服务时间,城区为周一至周六,农村每周不少于3天,方便了群众接种需求。另外,完善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电子追溯系统,实现疫苗流通使用管理信息化监管。计划在2020年前开通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狂犬疫苗管理系统、出血热疫苗管理系统、预约接种和疫苗接种信息查询系统,逐步用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以确保接种质量和接种安全。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目前全市新建接种门诊49个,另有45个在建。村级接种门诊逐步减少,目前由1400个减少到666个。

除了疫苗接种,西安市还推出多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就医的获得感不断提升。目前,西安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9年截至目前,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98.2万份,免疫接种105.3万人次。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增加胸透、B超体检项目,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49.9万人次。

贫困人口报销80%以上费用“病根”不再是“穷根”

“感谢健康扶贫好政策,让我这个家再次有了温暖!”说这话的,是家住周至县二曲街道渭泉村五组的葛红利。三年前,她在骑三轮车卖菜的途中,突然身上一阵剧痛,后被查出恶性肿瘤,转诊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治疗,短短几个月便花去了十几万元,让本来就拮据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自从他们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后,二曲卫生院工作人员便经常上门向他们讲解健康扶贫政策,并通过四重保障政策,报销了葛红利的大部分医疗费用,2018年的报销比例更是高达100%。“他们经常过来嘘寒问暖,为我宽心,鼓励我战胜病魔,使我从艰难的病痛中走了过来。”葛红利说。

据了解,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西安市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实行资助参合、报销倾斜、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政策。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贫困人口出院28938人次,总额补偿1.54亿元,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此外,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2017年的11种增加到今年的25种,覆盖人群不断增加,全市在册管理大病患者1680人,已救治1661人,救治率98.87%。同时,持续加强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重点、服务范围、服务主体、服务内容等,对全市250993名贫困人口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加强28072名慢病患者管理,确保患病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救治。据悉,全市去年共有41211名贫困人口(含8506名因病致贫人口)、142个贫困村、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2019年,西安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在多重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西安市民的健康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随着群众就医的“痛点”被逐个击破,健康的西安离广大城乡居民越来越近。

文/记者廉晶

图/首席记者李明

新闻推荐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周至校区举办开工典礼

近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周至校区举办开工典礼。周至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和西大现代学院全体校领导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参...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