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爷爷的 《康熙字典》

西安日报 2019-10-12 04:07 大字

《康熙字典》封面正文封面《御制康熙字典序》

○张友直文/图

作为最常用的辞书,字典是学生时代每个人使用最多的工具书,比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等,但是,你是否见过距今一百年的《康熙字典》?是否能在一本纸张泛黄的老字典里感受到汉字的文化魅力?

作为我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由陈廷敬等多位著名官员学者奉旨编撰,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所以,在辞书文化收藏界,古旧版本《康熙字典》具有较高的文化收藏和艺术品鉴价值,近年来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睐。

笔者祖上有一套民国八年(1919年)版的《康熙字典》,距今整整一百年。该套字典为上海章福记印行于民国八年秋出版,道光武英殿本影清版。从外观看,这套《康熙字典》为典型的线装装帧,设计简约、古朴大方,虽然外部封皮有少许损毁,但总体品相不错。封皮为淡绿色花纹图案,清雅清新,最左边居上竖排书名“康熙字典”四个大字,最上方为小字体“殿本影清”,证明为道光武英殿本影清版本。打开线装封皮,为六本纸页泛黄的字典,约32开本,每一册按照“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标识,每一标识又分为上下篇。每册的封面设计精美,为大红色调,底部有地球图案,居中竖排“中华字典”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为对外出版发行需要,内文名字也叫中华字典),非常醒目。左边为本册涵盖的所有汉字部首,比如在“子、丑”册中包括“横、竖、点……”等三十多汉字部首,非常详细。封面最上方为各色旗帜,还有穿清代官服的官员与头戴礼帽的外国人等,表明与各国交往交流。扉页上印有“民国八年秋上海章福记印行”字样;在正文前则有两页纸内容的《御制康熙字典序》,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翰林院侍读学士陈邦彦奉旨所撰序言,全部为蝇头小楷字体,字样工整、俊秀美观,落款为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九日。

《康熙字典》最重要的内容便是查阅汉字部分。这些历经百年的纸张,薄如蝉翼、纸页泛黄,但保存完好,字迹清楚。为便于查阅汉字,字典在正文之前还设有“凡例”,主要介绍查阅汉字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在正文部分,按照汉字部首分类法,详细罗列了所收录的汉字。比如,在子集下部,一书(画)至十八书(画)部分,涵盖了部首笔画数从一画到十八画的所有汉字,包括许多平常不用的生僻字,都有比较详细的释义,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汉字工具书。在清朝,尽管许多学者在使用《康熙字典》过程中发现多处谬误,并进行修订,但在当时的经济文化条件下能够编撰这样一部汉字词典,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说起该套《康熙字典》的来历,据父亲讲,我爷爷在民国时期为村里的文化人,读书识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尤以蝇头小楷见长,曾在老家周至县一乡公所担任文书。爷爷性格平和、待人谦逊,在劳动耕作之余,尤爱读书学习,家里自然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皆齐备,藏书也颇多,这本字典就是爷爷当年所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普遍缺少图书,爷爷的这套《康熙字典》一直在老家的旧书籍中,我经常见到,还曾翻开字典,查阅过许多生僻汉字,获益匪浅。可惜的是,随着多次老屋建房,爷爷当年的许多老旧书籍已找寻不见,只有这套《康熙字典》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在关中这片广阔的黄土地上,人们教育子女热爱劳动、热爱读书,“耕读传家”是许多农村人笃信的家风传统,朴素的耕读文化深入人心。现在,在网络信息时代和APP工具语境下,翻阅这套沧桑的《康熙字典》,心里不由多了一份对古代辞书文化和关中地区传统耕读文化的敬畏。

新闻推荐

民警耐心规劝两在逃人员自首

本报讯(丁鹏记者葛兰)为全力缉捕在逃人员,维护辖区社会环境持续稳定,周至县公安局楼观派出所实行追劝结合,全力寻找在逃人员的...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