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香山添座”古匾

西安晚报 2019-08-04 04:53 大字

2016年,笔者在周至县淘得一件清代嘉庆年间的木刻匾额。该匾额宽2.1米,高0.95米,虽然表面有两道长长的裂缝,但字迹清楚,总体品相颇佳。

该木刻匾的匾文为“香山添座”,四个大字从右至左布局,为楷书,字体规范,遒劲有力,堪为书法精品。从落款看,分为上下两款,上款为“嘉庆岁次昭阳作噩渡河月”,下款为“大国宾翁东周李老亲台”,为小字号的繁体字,行书体。由于时间久远、保存条件简陋,需要站在木匾跟前才能看清楚落款字样。

“香山添座”与“香山五老”有渊源。唐代会昌年间,以白居易为首的五位诗人,时常在洛阳香山聚会,故称“香山五老”或“会昌五老”。后来又增加了四位,故又称“香山九老”。后世多以“香山五老”表达功成名就,告老还乡。“添座”一词,是对受匾的恭维和称颂。史料载,白居易曾在周至县做过县尉,进而拉近了受匾者与香山的距离。

上下落款文字字体也别有韵味。上款“嘉庆岁次昭阳作噩渡河月”。“昭阳”为岁时名,十天干中“癸”的别称。“作噩”是十二地支中“酉”的别称。由此推断,落款这一年应为1813年。“渡河月”应为农历七月牛郎织女过河相会的时间。下款“大国宾翁东周李老亲台”。“大国宾翁”是对献匾或受匾之人的尊称。“东周”为古地名。“李老亲”即姓李的老亲戚。“台”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综上,该古匾从外观品相、书法艺术、历史渊源等方面看,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和收藏价值。(马越张友直)

新闻推荐

西安四部门印发通知 企业不裁员可获返一半保险金

记者近日获悉,西安市人社、财政、工信、发改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实施失...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