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系统已测试完成 即将正式运行
东方IC供图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建设与试运行情况。据悉,该系统由136座基准站组成,可与相邻8个省区市实现数据共享,系统已于2018年7月30日进入测试和试运行阶段。今年6月系统测试完成,不日将正式开始运行。
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由四大子系统组成
据介绍,陕西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建设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促进发展”原则进行,统筹考虑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对基准站的应用需求,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建成覆盖陕西全省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为目标。系统形成以基准站、通信网络、数控中心、用户服务四大子系统组成的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
基准站子系统由136座基准站组成,其中在省内建设了94座基准站(新建60座、升级改造34座),利用邻省42座,构成了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通信网络子系统,建设了60条省内基准站专线,与省地震局、省气象局2条数据共享专线,8条与邻省数据共享专线,1条数控中心应用服务专线。
数控中心和用户服务子系统,完成了数控中心机房建设,及相关软硬件设备购置与开发,实现了对卫星导航定位数据的汇聚、管理和计算,同时建成数据分发服务与用户管理系统。系统属性测定,完成与系统有关的320个大地控制点坐标联测、11653千米高程联测、15点绝对重力测量及数据处理,确定了全省206000平方千米新一代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满足全天候24小时连续可用
作为陕西省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于2016年12月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去年7月底系统基本建成。为了全面系统地测试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客观评价系统运行质量,2018年8月-2019年6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静态、动态、连续性、可用性、兼容性等测试,满足全天候24小时连续、可用,兼容性达到100%等。
截至目前,该系统向全省用户开放,已注册用户260家,发布用户账号2500个,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市政建设、工程勘察、地质勘探、公路设计、电力布设、水利普查、林业管理等,并为秦岭违建整治、陕西国土三调、黄河自然保护区勘界、铁路用地勘测、矿区沉陷变形监测、征地拆迁土方测量、移民搬迁及不动产测绘等工程项目发挥作用,获取精确点位累计达9000余万点,用户单位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节约经费上千万元。
该系统94座基准站均匀覆盖陕西全省
据介绍,该系统94座基准站均匀覆盖陕西全省,平均间距约50千米。特别是位于周至县厚畛子镇的秦岭站承南启北,是唯一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站点,有效弥补了基准站在秦岭地区的分布空白,可为秦岭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构建生态屏障等提供高精度的时空信息服务。
该系统设施功能先进。利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优势,建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盟Galileo的多模多频综合卫星导航服务系统。每个基准站配有防雷、UPS、监控、通信等设备,特殊区域基准站采用市电及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均匀选取38座基准站布设了气象传感器,实时获取对流层模型及水汽含量,为气象部门精准预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国家、地震、气象等行业部门已有基准站资源,并与陕西相邻8个省区市(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实现了与邻省边界区域的基准站数据共享,共享数量目前为全国之最。
基准融合统一。建成了陕西省统一、可靠、权威的空间参考基准,为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在“一张图”上进行设计和监管服务的需要。
同时,系统建设与省测绘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同步实施,实现了基准站观测数据汇集、处理、存储及用户服务等自动化、全流程信息化、一站式高效服务。每座基准站观测数据信息均由专网传输,并配备有远程实时监控视频设备,数控中心配备的安全防护系统,确保了数据信息服务安全保密。
记者关颖
新闻推荐
果园中黑布林喜获丰收、挂满枝头。(记者雷伟东摄)本报讯(记者郭沛然)时值盛夏,在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内,绿树枝头硕果累...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