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记“三秦楷模”宝塔区消防中队

延安日报 2019-04-04 11:50 大字

?●2014年4月26日延炼火灾现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谷嫦瑜

大火肆虐时,他们无畏前行,用生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险情来临时,他们是我们安心的“橙色奇迹”。有了他们,宝塔区连续21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他们就是被授予“三秦楷模”荣誉称号的宝塔区消防中队。

宝塔区消防中队的26名在职消防员,担负着城区3356平方公里的灭火、抢险救援及社会救助任务。近5年时间里,他们参加战斗2291次,扑救火灾1173次,抢险救援773次,社会救助310次,共抢救被困人员729人,抢救财产价值逾3.5亿元。该中队曾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称号,荣获“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奖励各2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30余次。

近日,记者走进宝塔区消防中队,走进消防官兵,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了解这些救群众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卫士”。

“这时候,我不上谁上”

“不怕牺牲是我溶于血液的使命担当!”来自河南洛阳的张青坡今年28岁,他来延安9年时间,口音也带了陕北味儿。

“2015年正月初七,父亲突然去世。我赶回家的第二天,我们的指导员也赶到我家,帮我料理父亲的后事。”张青坡说,从那以后,中队给予他全力支持和帮助,让他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也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张思德消防服务队的班长。

2013年,延安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城区多处出现险情。张青坡与战友参加救援,连续多日没有休息,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儿。

从桥沟后山上轮流背下80岁老人,到黑龙沟路断后利用绳索救下瘫痪青年,正是有了他们的忘我精神,才让受困群众脱离险境。当记者问到张青坡一共救出了多少群众时,他笑着回答,大家的心里只有险情和救人,没人顾得上统计数字。延安这块土地培养了他,当延安需要他时,他就会全力以赴。

从事消防工作这些年,张青坡经历了无数次的险情,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5年的那次出警。当时由南泥湾向延安方向的隧道中,油罐车相撞,油品泄露,险情一触即发。当张青坡和其他官兵赶到事发地点时,隧道中的人员正在向外撤离。“说心里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部队多年的教育和锻炼,把使命和责任都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这时候,我不上谁上!”最终,他们成功分离事故车辆,消除险情。

“虽然部队离家越来越远,但是责任越来越重”

中队的大队长王小卫,是一个年轻的老队长。说他年轻,是因为他刚刚40出头,说他是个老队长,是因为他在消防系统已经工作了26年。

“从入伍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消防上,少说也进过上千个火场。从西安支队到周至县大队再到宝塔中队,我一直在基层。虽然部队离家越来越远,但是责任越来越重。”王小卫说,别人看他们辛苦危险,但是他却觉得军嫂更辛苦、更光荣。

到大队工作后,王小卫带的队员都成了标兵,但是他却觉得自己像个家庭的“逃兵”。2017年元月3日晚,王小卫的小女儿出生。因为早产,孩子直接住进了保温箱。刚把孩子送去新生儿科,王小卫就接到电话:延安延濮石化有限公司发生闪爆,情况十分危急,部队要求他立即回到工作岗位。

“当时爱人刚推回病房,女儿还在新生儿科,家里的老人因为年龄大没来医院。如果我当时走了,她们身边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但是没办法,我只能赶回中队。”王小卫说。

带着对妻子和女儿的担心,王小卫第一时间赶回延安。由他指挥的26名官兵,驾驶5辆消防车火速赶往火灾现场,全力参与救援。经过6小时的奋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成功扑灭。

因为他的离开,妻子这几年每次提起这件事就要埋怨几句。而像这样的情况,王小卫经历不少。十九大安保期间,他的70多岁的老父亲突发疾病,医院要求亲属第一时间到医院配血。面对工作任务的紧急,最终,王小卫只能再次愧对家人。

“高学历就是要用在刀刃上”

富县消防大队大队长赵江潮,曾经是宝塔区消防中队学历最高的队员。2011年,赵江潮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毕业,怀揣对军营的向往,在亲友的质疑声中走进了宝塔区消防大队。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无论如何也要干好。”赵江潮说,多年的求学经历也让他在工作上有优势:学东西快,处理问题考虑较为全面。“我的学历就应该用在消防这个刀刃上!”

因为勤奋好学,赵江潮很快成长为中队的副中队长。只要有险情,他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2014年4月26日,延安炼油厂轻质油储罐区发生闪爆事故,两个5000立方油罐发生爆燃,与其毗邻的9515#油罐拱顶掀落,罐体严重变形,泡沫液无法打入到罐体内部。危机时刻,赵江潮主动请缨,带着两名党员骨干,在泡沫枪掩护下,进入防火堤内,登顶逼临罐体。面对罐体突然复燃、火光冲天的生死考验,他们毫不畏缩,火势扑灭了3次,又复燃了3次。他们则浸泡在泡沫与油污之中,连续组织了3次攻坚,经过长达14个小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最终将火扑灭。

作为宝塔区消防中队政治指导员的张瑞超,依然记得最开始确定到该中队当政治主官时候的兴奋和忐忑。“虽然是大学毕业,但是成为一名消防队员,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2011年大学毕业后,张瑞超考入延安消防。“每当有懈怠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无数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队友,是他们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也梦想着成为和他们一样的救火英雄。”张瑞超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很好,直到作为实习学员进入消防队实习,他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差距。班上组织20公里越野长跑,大家越跑越快。为了不给实习学员丢人,他咬着牙跟着队伍跑完全程,跑完后才发现双脚大拇指甲全部发黑并脱落。

张瑞超告诉记者,因为宝塔区消防中队地处城区,营区内一直没有训练场地。在做好日常执勤、灭火救援任务的同时,大家就利用有限条件和时间,坚持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训练任务。没有场地,就在偏僻的马路上练体能、练技能;没有训练塔,大家就找一座未投入使用的高楼当做训练塔;白天没有时间,队员们就在晚上和周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时间组织训练。正是有了他们日常的艰苦训练,才有了火场险情中群众的一次次转危为安。

“虽然退伍了,但这身橘色制服在我心里从没脱下”

在枣园延安圣泰消防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记者见到了负责人岳玖祥。虽然身着便装,但他笔直的站姿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采。“在消防中队这10年,我什么危急情况都见过。虽然退伍了,但这身橙色制服在我心里从没脱下。”

2015年,岳玖祥从宝塔区消防中队退伍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创办了延安圣泰消防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社会上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各单位消防员。他告诉记者,目前大家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与普及远远不够,所以他就有了创办这个培训中心的想法。

“我到现在都能记得。2002年12月26日这一天,延长油矿七里村成品库发生火灾,几个油罐已经开始燃烧,火灾形势严峻,必须立即关阀断料。当时,我带着一名班长冲了进去,在两门水炮的掩护下,我们关阀成功,顺利扑灭大火,整个库区转危为安。现在给你们讲起来挺轻松,但当时扑救成功后,我整个人都瘫在地上了。”岳玖祥说,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以命相搏,让他坚定了要将消防安全当做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对消防安全有认识,自防自救、逃生能力都不强,单靠消防队的力量还不够。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进学校、进工地、进企业、进机关,作为消防队的补充力量,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到每个群众身边,为我们的消防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也是宝塔消防的人,若有战,召必回!”

新闻推荐

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及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本报讯(贺博)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和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3月27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