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 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新彩

三秦都市报 2019-03-09 03:24 大字

田中禾指导鼓乐社成员古城西安曾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起点,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给西安及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而西安鼓乐凭借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

历史上,西安鼓乐乐社众多。解放初,西安地区有乐社四五十家,每到演出季节,大街小巷,彩旗飘扬,笙管齐奏,鼓乐齐鸣,一派热闹景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乐社逐渐消散减少,目前仍在活动的民间传统鼓乐社有都城隍庙鼓乐社、何家营鼓乐社、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南集贤西村鼓乐社、东仓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等。乐社成员包括农民、教师、退休工人、学生等。这些乐社都有自己严格的师承关系,代代相传。

西安市区60多公里的周至县集贤镇,镇域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其中,集贤鼓乐作为西安鼓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历史悠久,古朴典雅而闻名中外。如今,集贤鼓乐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顾景昭、田中禾的坚守下,鼓乐乐谱、技艺得到保存,一批年轻人的加入,更是让这一古老的音乐重新焕发新彩。

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命名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西安鼓乐—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名列其中。据了解,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大型鼓吹乐,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更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3月1日,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周至县南集贤东村乐社,见到了集贤鼓乐代表人顾景昭。“南集贤东村鼓乐乐器种类分为打击乐器和旋律乐器两大类共二十多种。打击乐器有:大阵鼓、坐堂鼓、月鼓、战鼓、斗鼓等。”与想象中的音乐家形象不同,老人淳朴的外表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挨个介绍完乐器,顾景昭就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坐堂鼓,敲完一遍后,老人表示不是很满意,说穿的太臃肿影响了发挥,随后脱掉羽绒服,仅着一件毛衫,开始了第二遍表演。自第一声鼓声起,顾景昭便爆发能量,完全沉浸其中,那一声声鼓槌的击打之中,仿佛又回到年轻时候,他还是那个远近闻名的“鼓王”。

2004年4月,文化部将西安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试点项目”。2006年5月,国务院将西安鼓乐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西安鼓乐的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乐社和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有声有色,西安鼓乐进京演出、出国交流产生了较大反响,鼓乐艺术节、西安鼓乐进校园等活动受到了普遍欢迎;西安鼓乐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出版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对西安鼓乐的宣传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李天娇

走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新闻推荐

盛唐遗韵西安鼓乐日本奏响

演出现场主办方供图本报讯(记者职茵)作为陕西省2019年重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近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艺...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