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 照舅

西安日报 2019-02-17 05:48 大字

○张友直

我的家乡在周至县,关于春节的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格外讲究,尤其是每年正月送灯笼的民俗传承至今,丰富了70后们的乡村记忆。

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舅”,在周至农村,送灯笼习俗主要是舅家给外甥送灯。据相关民俗资料,以前老家农村送灯笼很讲究,在春节期间走亲戚的时候,舅家必须在礼物之外再给外甥买一对灯笼,送的时间不一定,但必须赶在正月十五前送到。

那时候农村经济条件差,一般都是送普通的纸质灯笼,造型简单。娘家条件好的送大红宫灯,绘有吉祥美好的图案,非常气派,也称“追灯”。因“灯”与“丁”谐音,以求添丁吉兆,也寓意五谷丰“登”、步步“登”高。舅家给外甥送灯,一直要坚持送到孩子满十二周岁。对普通家庭来说,平常送的灯笼也许很普通,但十二岁这年送的灯笼规格要高些,一般为一对大红宫灯,寓意富贵吉祥,借以表达对孩子长大成才的殷殷期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正月,舅舅们到我家走亲戚时候,都会给我们每人送一对灯笼。虽然造型简单,但红彤彤的灯笼十分喜庆。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这是北宋诗人元好问在《京都元夕》中描述孩童们正月里当街耍灯嬉戏的句子。正月里,接到舅家送的灯笼后,孩子们会用竹竿挑着燃有小蜡烛的灯笼,成群结队嬉闹,是一道美丽的乡村夜景。大家围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看谁家舅舅送的灯笼好看,这叫“闹灯”。闹灯之后,便是“碰灯”,要尽情玩灯笼,用灯笼碰灯笼,把灯笼碰碎、烧掉,这样才开心。据老人们讲,民间讲究每年都不能打旧灯笼,所以,要把灯笼打完了事。

这些年,随着农村经济和现代工艺发展,正月里舅家送的灯笼款式越来越繁多,工艺灯、电子灯、LDE灯……各类新颖时尚的灯笼层出不穷,但由于农村务工人员的提前返程和农村春节节奏的加快,正月十五晚上打灯笼的远远没有过去多,碰灯笼的习俗也逐渐消失,但送灯笼的传统依然在坚持。今年春节大年初二,笔者看到,县城中心的盘道摆摊卖灯笼的一家挨着一家,款式新颖、红彤彤的各类灯笼依然吸引着走亲戚、逛县城的人们的目光。在乡村人的心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火红的灯笼仍是凸显年味和年趣的最佳道具和寄托,送灯笼这一民俗,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也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新闻推荐

非法偷采盗运砂石 11人被当场抓获

2月11日,周至县公安局发现辖区有人趁深夜非法偷采盗运砂石,立即赶到现场调查。当晚便抓获嫌疑人11人,查扣多辆涉嫌盗运车辆...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