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竹峪镇贫困户温暖过大年

西安晚报 2019-01-26 05:12 大字

昨日,雷保友手拿旗子,想让本报给他的农家乐“雷家小厨”打个广告。记者 李安定 摄昨日,张亚利与儿子在新居客厅。 记者 李安定 摄

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困难群众的生活怎样,贫困户如何过年,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注和关心的民生大事。昨日,记者走进周至县竹峪镇探访,看看贫困户以及业已脱贫的群众是怎样准备过大年的。

不仅要脱贫

还要致富奔小康

在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记者见到了已经脱贫摘帽的雷保友,他刚刚帮村里人杀完年猪。

“咱这儿的习俗,杀了年猪才叫过大年,以前村里只有条件好的家庭才会杀年猪,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好了,但这个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今天杀了年猪,新年也就快了。”雷保友说。

新年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雷保友也不例外。雷保友指着墙根整齐排放的粮油感慨道:“还没到过年,帮扶干部就送来了米、面、油,足够我们过年了。除了这些,我还准备去商店割点肉,买些新鲜蔬菜,给孙子孙女包饺子吃!”

提到孙子孙女,雷保友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孙女上初中哩,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二名,是我们老两口的骄傲,帮扶干部还给娃买了两身新衣裳,穿上暖和得很。”为了更好地经营农家乐,雷保友18岁的孙子被介绍到楼观台附近一家餐馆学做菜。“娃跟着师傅学做菜,每个月还发些生活费呢,不用我们在钱的事情上操心。”

雷保友邀请记者走进他去年刚开的农家乐,里面装修得清新、雅致。雷保友说,开办农家乐的钱是帮扶干部帮忙联系企业捐赠的,自己不但不掏一分钱,还有专人帮忙设计和施工。

谈到新一年的愿望,雷保友笑了笑,“我是个农民,以前家里因残致贫,日子过得不美气,现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各级领导都很关心我们贫困户的生活,但咱不能等、靠、要,今年我想继续发展好我的农家乐,不仅是脱贫,更要致富奔小康!”

喜迁新居

“咱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周至县竹峪镇丹阳村已经脱贫摘帽的张亚利今年40岁出头,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原本这个家庭虽然清贫却也拥有自己的小幸福。但自从丈夫突发脑溢血去世,家里失去主要劳动力后,张亚利只得一个人拉扯着年幼的儿女。一家三口住在3间低矮破旧的平房内,一到下雨天,年久失修的屋顶还会滴答滴答地漏水。

昨天下午,在规划整齐的丹阳移民社区,张亚利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告别危旧房,搬进了丹阳移民社区。如今,我在丹阳社区拥有了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今年我们就可以在新房里过新年了。”

张亚利的新家里,电视、空调、吸油烟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张亚利介绍,在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镇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家里装修、添置家电她只掏了少部分的钱。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政府已免除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并帮张亚利申请了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可以分红1200余元。家中两亩多土地也已流转出去,张亚利可以在家里轻松收取土地租金。除此之外,她还在附近一家厂子里找到了工作,虽然收入并不多,但基本生活已不成问题。

如今,张亚利最关心的还是两个年幼的孩子:“过年给俩娃都买了新衣服,女儿也放假回家了,我准备去附近超市买些糖果之类的零食,再买些肉,让娃过个好年。俩娃的学习成绩在学校算上游,希望他们能够努力学习,以后考个好的大学。”

记者郭旭

新闻推荐

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田根全是西安市周至县骆峪镇向阳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却自掏腰包30余万元,连续四年为本村和临近十里八村的空巢老...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