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为西安保护一盆“金水”

陕西日报 2018-12-12 06:29 大字

碧波荡漾的黑河金盆水库。本报通讯员李团兵摄

黑河巨瓮潭瀑布。本报通讯员柯国昌摄

本报记者康传义见习记者白丹

周至自古被称为“金周至”,“金”字便得益于周至丰富的水资源。《周至县志》记载,周至襟山带河,以山重水复而得名,由于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水系大大小小有14条流经周至,其中,黑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二爷海,流域面积2258平方公里,全长125.8公里,全段位于周至县境内。西安人引以为傲的黑河金盆水库,就坐落在周至这座小县城。作为西安城市供水最大的水源地,黑河饮水工程平均向西安年有效供水3亿立方米,占西安居民饮水的80%左右,有效解决了西安用水紧张的问题。为了确保“一河清水送古城”,周至县人民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和努力。

保护中的牺牲:发展困境频现

“20世纪90年代后期,周至人那会儿可能刚有点发展意识,西安就出现了缺水问题。”周至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刘建国告诉记者,“是保证上游群众的‘吃饭’还是下游西安市民‘吃水’,当时县上领导多次到黑河沿线各个村子做工作,要保护水源地,不让村民们伐树,不能到河里洗衣服,不能随意开采矿产资源。最终,‘吃饭’给‘喝水’让步。”

影响最深远的是周至的“金”字招牌。从1998年黑河金盆水库建起,在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周至始终位于西安13个区县的后几位。

“为保护黑河金盆水库水质,水库上游及库区周围村庄需要进行搬迁,最初很多年龄大的村民不愿意走出深山,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工作人员一遍一遍做工作,政府拿出最大的诚意,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在平原建设了学校,盖起了新房,安置群众就业。如今,保护区内原有的1万多名村民绝大部分已经搬出了水源地。”刘建国说。

不仅如此,每年冬季到来年夏初,是周至的灌溉季节,也是周至的旱季。为了保证西安城市用水,周至要采取限制灌溉。而到了每年七、八、九月份,周至降水量集中,大坝承受不了巨大水量,水库开始泄洪,下游的河道防汛压力大。“夏天的时候对于洪水的信息,天天都要关注,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就怕出现问题。”刘建国说。

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不久前,周至县对田峪、就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两座水电站进行了拆除。“两座水电站总投资约1600万元,年总发电量约650万千瓦时,年产值约200万元。”刘建国说,“经济账算不过生态账,只有生态好了才有长久发展的可能。保护水源地,是周至人永不停息的使命。”

“预防+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山水农家(农家乐),位于陈河镇黑虎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外运处理、生活污水沉淀池处理后浇灌林地,但沉淀存在渗漏现象。现已对其下达永久关闭通知,并摘除牌匾。”

“黑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08国道穿越,无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已建设完成。”

“田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至秦岭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水源地保护相关规定须拆除或关闭,现已拆除生产设备、发电机房,现场已恢复植被。”

……

翻开西安市周至县环保局局长杨建安案头的这份《周至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大队2018年工作总结》,一个又一个的专项行动和整治成果,显示出周至县养一方清水,哺一方人民的决心。

按照《周至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周至县环境监察大队落实任务分工,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对周至县黑河、田峪及就峪水源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截至目前,新一轮专项行动发现的20余个水源地环境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水源保护重在预防,等到发现问题再去处理就已经晚了。”本着这样的理念,周至县制定了《秦岭北麓水源地保护区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职责,不断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问题。同时,编制印发了《周至县湖长制实施方案》,确定了县、镇(街)、村三级“河湖长”,做到河湖长责任全覆盖,河湖长职责责任到人。

据了解,早在2011年,周至县就为保护黑河水源地,开展过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清理违法占地农家乐。2011年11月,周至县法院、环保局、公安局、水务局、马召镇等相关部门、乡镇,共300余人深入黑河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强制拆除违法占地农家乐建筑物,并对不符合指标的农家乐进行摘牌处理,共拆除违法建筑3处,计1458平方米,摘除17家农家乐牌匾。

不仅是农家乐,黑河水源地保护区位于周至县陈河子、王家河、板房子和厚畛子4个镇境内,共有1.6万余人居住于此。为避免生活污水对水源地造成不良影响,周至县投资近千万元为4个镇各建了1座污水处理厂。12月15日,这4座污水处理厂将全部正式投入运营。

“周至县环保局每个季度都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黑河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均显示,黑河水源地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杨建安说,“为进一步降低黑河水源地遭受污染的风险隐患,黑河水源地保护区两端入口均设有专门的危险化学品检查站,对运载危险化学品的机动车实施严格检查和限制。”

主打“生态牌”:强县又富民

因为保护这一盆“金水”,周至县丧失了一次次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因为保护这一盆“金水”,让周至的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2018年年初,周至曲江楼观景区工作人员在田峪河景区发现了1个至少由10只个体组成的朱鹮小种群。众所周知,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喜欢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还要把巢筑在高大乔木上。所以,朱鹮选择落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比较良好的地方,这也说明了周至县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周至县自然生态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周至县确立了通过全域旅游和发展生态农业,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近年来,周至县按照“山水福地·诗画周至”定位,全力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工作,抓紧编制周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同时,周至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围绕“旅游景区+文化小镇+特色农庄+精品民宿”,推进乡村旅游与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相融合,规划布局乡村旅游集聚区、集聚带建设,推出周韵小镇、丝绸小镇、猕猴桃小镇等特色小镇。深化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水利”“旅游+健康”“旅游+扶贫”等新兴旅游业态,点面结合拉开大骨架,着力打造富有周至地域特色的产业模式。加大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县城旅游集散中心,打造一批星级旅游区、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提升周至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效应。

流水潺潺,垂柳依依,青瓦黄土墙,水廊竹画舫……南方水乡般的周至县沙·沙河水街,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徜徉其中,人们的心情不觉舒畅起来。统计数据显示,国庆节假期,周至县沙·沙河水街共接待游客102.8万人次,日均人流量达14万多人次。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农业特色产业,是周至最突出的优势。未来周至的发展,就是要围绕巩固‘三大园区’(一城一园一区),提升‘三大产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生态工业),开发‘三大板块’(秦岭国家植物园、西南塬区、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护好绿水青山中提升幸福指数,在做优历史文化旅游中扩大知名度,在转型发展猕猴桃、苗木花卉等产业中实现富民强县,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全面提升。”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说。

新闻推荐

寒冬送医到家门口 市第四医院开展“一院帮一村”活动

本报讯“谢谢‘白衣天使’们,天寒地冻你们送医送到我们乡下家门口,太暖心了!”近日,西安市第四医院组织医疗专家组开展...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