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用人机制激发育人活力 西安市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管理

西安晚报 2018-09-08 04:22 大字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老师,发展教育必须首先激活教师。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持续加大教师待遇方面的经费投入;市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管理,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努力为广大教师乐于从教、安心从教、实现理想创造条件。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稳定协调教师队伍结构

西安市持续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现了教师与公务员津补贴同步提高,教师职业获得感进一步提升。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阎良区深入实施省级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综合试点,在探索“校长职级制”、推行校长去行政化方面迈出新步。周至县、高陵区分别开展“校长职级制”及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全市已计划在部分公办中小学校启动“总量控制、编制备案、教师聘任”改革试点,着力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育人事管理新机制,全面调动和激发公办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稳步实施教师职称改革,积极推进专家型名师队伍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基础教育正高级职称总人数已达到56名,高级教师9151人,一级教师32774人,基本形成了年龄老中青结合、职称高中低比例合理的稳定协调的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西安市政府下发了《西安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全面实施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制度,加大对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长期从教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同时,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积极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认真落实国家连片特困县周至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每年惠及该县17个乡镇154所义务教育学校共3890名教师,人均年补助达到4800元,中省及市县每年补助资金1860万元。

从2018年1月起,西安市自主实施的沿秦岭北麓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也同步提高到人均每人每月400元,对蓝田县深山区、浅山区分别增加了1050元、850元两档标准,此项政策惠及蓝田、长安、临潼10804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市县财政每年补助资金5186万元。上述举措显著提高了乡村教师待遇,增强了职业吸引力,对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刘晓庆

新闻推荐

周至水街 打造网红景区 带动全域旅游

亲水区下河摸鱼,网红桥上欢乐摇摆,柳荫丛中听秦腔,游船上秀旗袍。近来,陕西省周至沙河水街推出一系列与市民游客充分互动的旅...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