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湘灵情结”

马鞍山日报 2018-09-07 17:27 大字

■倪培森

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祖籍太原,10岁时随父白季庚去徐州别驾任所,寄居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集)。

在符离,白居易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由于父母管教甚严,彼此爱慕之心只能深藏心底,不能表露,双方父母和左邻右舍都不知道。

白居易15岁那年,遵父命离开符离去京城长安见世面,结交名人。著作郎顾况对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赞不绝口,逢人就介绍或夸奖,白居易的名声也便开始大了。

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的白居易高中第四名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职,步入仕途。京城很多达官贵人都争相给他说媒提亲。白居易却毫不动心,心里仍只有湘灵姑娘。

贞元十九年(803年)冬天,白居易奉父命回符离,将家搬到离京城较近的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年已32岁的白居易此时未敢违抗父命,也没有勇气公开与湘灵姑娘相爱相约之事,只在动身往下邽的前夕,才悄悄去向湘灵告别。两人见面,不敢多说话,只是泪眼相视,强忍离别悲苦。事后,白居易写下一首《潜别离》的诗以纪其事: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从此,白居易同湘灵姑娘再也没有见过面,但他心中始终记挂着心爱的人。贞元二十年(804年)冬至这天,他因公外出夜宿邯郸驿馆,独对孤灯,遂写下五言绝句《冬至夜怀湘灵》以抒怀: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是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又写下同题七绝诗一首: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元和二年(807年),36岁的白居易调至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不过,他依旧孑然一身,闲暇则寄情于花草,把花草当作心爱的湘灵姑娘。一天,他面对手植的蔷薇作《戏题新栽蔷薇》诗,呼出“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作夫人”的心声。同年秋天,他苦闷万分,又写了首《感次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他叹息美妙年华和婚嫁佳期都只是镜花水月,自己不能把握,徒叹奈何。

元和三年(808年),37岁的白居易奉旨调回京城任左拾遗兼翰林学士,听人说湘灵姑娘已为人妻,他方与文友杨虞卿(字师皋,元和五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的堂妹结婚。婚后,夫妻关系虽然很好,但白居易心中却经常浮现湘灵的倩影,箱子里依然珍藏着贞元十九年同湘灵最后一次见面时她赠送的一双绣花男鞋。元和十年(815年),45岁的白居易因上书言事得罪了皇上,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因江州天气潮湿,白居易在翻晒箱中衣物时发现这双鞋,睹物思人,不禁潸然泪下,写下《感情》以诉衷肠: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是诗由物及人而叙事抒情,情理交融,缠绵悱恻,今读来仍令人唏嘘不已。

新闻推荐

周 至 秦岭北麓违建整治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本报讯(记者刘雪妮)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周至县始终按照“全面彻底排查、扎实彻底查清、坚决彻底整改、严...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