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溺水事件频发 记者走访发现—— 仍有人不顾危险下河游泳

西安晚报 2018-07-26 05:00 大字

有人在河道里游泳

近日,周至县3名中学生下河游泳不幸溺亡,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令人惋惜。每年暑假,我们都在提醒公众注意暑期安全,夏季防溺水更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然而,昨日记者走访发现,本是蓄水防洪之用的河道,每到夏季却成了天然泳池、垂钓园,岸边设立“请勿戏水禁止垂钓”的警示牌,仍有人对此置若罔闻。

有人在河道内游泳

称“游一下就舒服了”

进入7月,气温一路飙升,孩子们也进入了暑期生活。每年这个时候,也是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多发期。昨日下午1时39分,外面气温高达39℃,记者驱车来到浐灞东路,在南三环高架桥下看到,河岸边有不少人在此游玩,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

记者看到,有十几个人在岸边铺着凉席,躺着午休。有人穿着泳裤把脚泡在河水里凉快,还有人直接下到河道,拿一条毛巾在河水里洗头“冲凉”。五六米的河道护坡上原本长满了草,由于不少人“冒险”顺着护坡下到岸边戏水,导致一部分护坡上的草遭到踩踏,露出黄土。

记者了解到,在河岸边纳凉的人大多是附近的居民,“这里凉快,我们常来。”一位在岸边休息的大叔说,“河水比较浅,才到人的膝盖处,不会有危险。”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在河水中“冲凉”,旁边有人向他喊:“游起来,水里凉快,游一下就舒服了。”大家有说有笑,完全没把自身安全当回事。记者看到,河岸边竖立着一个非常醒目的蓝色警示牌:禁止下河游玩、烧烤,禁止乱扔垃圾。然而这样的警示牌在他们眼中成了“摆设”,完全被无视。

有人在河道里捕鱼

无视法律规定

下午2时14分,记者驱车行驶到灞河西路,在浐河和灞河交汇的地方,发现几名年轻男子在河道中游泳,一名男子拿着一个红色塑料袋站在河岸边,他们不时向对方喊话。

河道护坡下长满杂草,记者沿着一条被人踩出来的小道走到岸边,只见3名男子赤膊站在水中,河水没到他们的脖子位置,水流比较湍急。其中,2名男子从河道两侧拉起渔网,但并没有收获。站在岸边的男子或许是着急,他脱掉裤子走到河水中,然后游到河中间“帮忙”。

“这里水深,你们在这里游泳很危险。”记者上前喊道,这几名男子毫无忌惮地说:“水有一米多深,凉得很。”“我们在这里抓鱼呢,能抓两三斤,我们自己吃。”记者注意到,岸边站着的一名男子手里拎着塑料袋,里面装了七八条十几厘米长的鱼。西安渔政在岸边设立的宣传牌上面明文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禁止毒鱼、炸鱼、电鱼和无证捕鱼,违者视情节没收渔具、渔捕物,并处五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远离水库、河道

避免溺水事件

走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明令禁止在河道内游泳、垂钓等,但仍有市民觉得自己水性好心存侥幸,贪图一时的爽快,不顾危险下水。

为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西安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表示,暑假前,西安市水务局就联合西安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河道水库管理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河道、水库的管理单位加强巡查力度和宣传力度,避免悲剧发生。并在汛前,走进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在相关媒体上播放宣传片,加强安全宣传。

同时,这位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天气变化,远离水库、河道;不要到水库、河道周边戏水、钓鱼;搜索并关注“西安防汛在线”微信公众号,关注详细的天气实时数据等信息;天气热,不盲目去陌生危险的自然水域游泳。

“下雨后,建议不要着急进山。”这位工作人员说,最近,甘肃、四川、北京等地发生短时强降雨,可能会引起河道短时间涨水,即便看着天气晴朗,但河道上游很可能就有大水。另外,他表示,如果遇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拨打110、120,通知河管部门,在短时间内将求助信号传达出去。不熟悉水性或水域的情况下,请勿盲目救人。

我们也提醒大家,夏季一定要远离河流、水库、池塘等,如果想游泳、戏水,要到正规的游泳池、游泳馆等场所去。

文/图记者刘晓云实习生余晨浩

新闻推荐

男子肇事逃逸致人亡 民警找家属劝其自首

7月19日23时32分,公安鄠邑分局交警大队接到报警称,鄠邑区户祖路祖庵镇黄堡村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老人疑被撞后倒在血泊...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