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乡村中学结对子

西安日报 2018-05-24 05:06 大字

■记者 肖持纲 通讯员 李蓓蕾

门外微风暖阳,一座座整洁漂亮的教学楼掩映在茂林修竹间,教室里互动频频,学生们五人一组,正在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课堂上不时传出孩子们天真爽朗的笑声。

这里是位于周至县竹峪镇的竹峪中学,“和城里相比,这里的教学条件有限,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普遍都不是很好。”学校教育主任刘小龙说,“现在好了,有了这些志愿者帮助孩子们辅导英语,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劲头都被调动了起来。”刘小龙口中的志愿者是来自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这支由2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每周三都会轮流过来为学生们进行英语授课,帮助他们感受外国语言的艺术魅力、打开认识世界的眼界。而说起这些留学生志愿者与孩子们的独特缘分,还要追溯到“五一”小长假的“美丽乡村行”采风活动。

当时,竹峪镇邀请了西北大学的55名留学生来探访这里的美丽乡村,并设计了“走进农户看变化”“周城文化鉴史”“农家小院品味”等一系列充满乡趣乡味的小活动,留学生们在赏美景、尝美食的同时,也对基层的广阔农村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在贫困户宋振生家做客闲谈时,留学生们了解到他的孙子宋佳帅英语成绩不理想,纷纷踊跃报名,想为他补习英语。

“当时我就跟带队的任惠莲院长商量,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因为镇上还有很多像宋佳帅这样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成绩也不理想,而父母也缺乏相应的辅导能力。”竹峪镇镇长李想说。

合作的意愿在双方协力下很快“落地生根”,5月1日,竹峪中学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正式结成教育帮扶对子,学院专门选拔了一批英语基础扎实的留学生,开始对竹峪中学的学生进行长期英语培训。

“my  name  is  dongdong,l  like……”一向内向腼腆的张东东话还没说完,就先涨红了脸。作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张东东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也不爱说话,这样的课堂发言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鼓励孩子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对英语的兴趣。”刚刚给同学们上完课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亚西尔表示,课堂上的口语练习和游戏互动,也能增强大家的自信心。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教育扶贫理应承担的时代使命。在竹峪中学现有的318名学生中,贫困家庭子女有90名,占全校的28%,让他们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一直是竹峪全镇上下努力干事的方向。

除了坚持“请进来”增智慧、长见识,竹峪中学还安排老师“走下去”送服务、聚民心。通过“送教上门”、结对帮扶、集体励志会、贫困学生大家访等一系列面对面、心贴心的活动体验,让孩子们心中的“小太阳”发光发热,散发正能量。

脱贫攻坚,教育一马当先。迎着新时代的春风,播撒智慧的种子,浇灌奋斗的雨露,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可亲可及。

新闻推荐

结对子指导村秦剧团手把手提升艺术水准 “文化扶贫”小分队入村传艺

本报讯(记者文艳)5月20日,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离退休老干部、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非遗长安古乐音乐家与秦腔表...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