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珙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项目取得成效
本报讯(记者 王永锋 通讯员 杜扶阳)4月11日,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由省林业科学院开展的珙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项目取得初步成效,1200余株人工繁育的珙桐从秦岭南麓移植到北麓后,经过半年的精心养护,已经开出了漂亮的“鸽子花”。
珙桐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8种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之一,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林海中的珍珠”,树高可达20米至25米,花形似鸽子展翅,盛开时犹如满树群鸽栖息,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是驰名世界的珍稀观赏树种。珙桐木质沉重,不易腐烂,是优质用材树种,种子果皮能榨油,果肉能提炼香粉,经济价值极高。
由于珙桐在野外自然更新困难,成苗率极低,加之人为破坏等因素,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逐年递减。因此,对珙桐进行种质资源收集、扩繁、储备,成为当务之急。为扩繁珙桐种群数量,省林科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珙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项目。2017年10月,省林科院将1200余株人工繁育珙桐从陕南地区引种至周至县境内,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已开出了漂亮的“鸽子花”。
据了解,珙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项目将建设种质保存基地15亩,迁地驯化基地带20亩,育种选育基地15亩,良种繁育基地20亩,苗木示范基地50亩。陕西省将以珙桐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为前提,以良种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为目标,对我国珙桐主要分布区的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进行引种,筛选适应性强、表现稳定的优良种质进行培育、扩繁、示范推广。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珍稀植物种质资源,同时也丰富了园林绿化树种,对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昭)刚刚过去的“冬防期”,西安市采取了机动车限行措施,到底效果如何呢?数据分析显示,“冬防期”限行,西安收获“双降”:污染物下降,拥堵率下降,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据市机动车排气污染...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