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扶打造富民产业
本报通讯员 李蓓蕾
冬日里,寒意渐浓,65岁的周至县竹峪镇柴黄村贫困户张景彪却闲不下来。12月14日一大早,他就在自家院里忙活起来。“政府下大力气帮咱,咱自己也要努力,把日子过好!”望着后院新盖起来的小平房,张景彪开心地笑了。
柴黄村有205户8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36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土壤特性,让该村形成了以秋延蔬菜、猕猴桃、绿化苗木为主的产业发展结构。
今年6月初,周至县养老经办中心帮扶工作队进驻柴黄村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征询当地群众对村子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工作队研究制定帮扶计划,通过引导产业发展、强化技能培训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贴近群众的致富路子。
张景彪一家3口人,妻子患慢性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张栋今年30多岁,患有精神疾病,全家生计就靠老张一人支撑。“多亏了小朱,帮我发展猕猴桃、秋延蔬菜种植,这下脱贫有了希望。”
张景彪口中的小朱,就是周至县养老经办中心退休管理科科长朱靖,他也是张景彪家“一对一”的帮扶干部。根据生活实际和本人意愿,朱靖为老张家制定了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帮着栽植了3亩猕猴桃。由于猕猴桃种植前3年基本没收入,朱靖又多方协调,帮助老张在猕猴桃园套种了黄瓜、西红柿等秋延蔬菜,这样“长短结合”,既解了当下困境,又为增收致富蓄足了后劲。“今年光一亩多黄瓜就收入7000多元,穷日子熬到头了!”张景彪感到生活有了盼头。
“我现在正在与镇上联系,准备为张栋申请一个公益岗位,离家近,每月有500元的收入。”朱靖说。
“猕猴桃树要适时进行冬剪、冬灌,包裹主干,这样可以有效防冻……”在柴黄村村委会院里,周至县养老经办中心的帮扶干部邀请农技专家为村民答疑释惑,普及秋延蔬菜与猕猴桃种植相关技术经验。这让村民学到了实用技术,提升了自家猕猴桃园和菜地的技术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周至县养老经办中心帮扶工作队紧扣群众需求,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让基层群众“点菜”,突出实用性。同时联系了35家企业的400多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
新闻推荐
2017年,国家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我有幸参与其中,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时至今日,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仍在脑海里翻腾,还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向前!每闻鼙鼓思报国月底刚回到家,卸下疲惫打开手...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