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黑峪 交错中的历史与现实

西安晚报 2017-07-23 04:22 大字

秋阳照耀老县城金丝猴“一家三口”厚畛子的玉兰王现在的法王塔花耳坪的农家乐

□文/图袁林

西安市区出发,沿环山公路向西,车行86公里到达马召镇。马召镇隶属周至县,坐落于黑峪峪口,从这里进黑峪,走108国道可直达汉中。

黑峪,又称黑水峪,为秦岭72峪之一。黑峪是一个大峪口,有108国道贯穿其间,峪内还有隶属周至县的四个乡镇,从峪口向内依次为陈家河镇、王家河镇、厚畛子镇和板房子镇。

沿108国道进入峪口,左手一侧有大名鼎鼎的金盆水库,沿水库建有多个观景台,人们可以在这里停车、休息、拍照。金盆水库建成多年来,平均每天向西安市供水70余万立方米,成为西安市的主水源。金盆水库的存在,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安市供水紧张的状况,而且减缓了西安市地面长期的下沉趋势。

沿108国道继续上行,水库水面逐渐变窄,摇身一变而成为黑河。公路右手是清一色的悬崖峭壁。可以这么说,峭壁、公路跟河流的组合,乃是黑峪最大的特色。沿108国道开车,道路千折百回,如果是第一次进去,你会感到漫漫长路没有尽头。车行十多公里,可以看到陈家河镇的路标,但是该镇并不在公路边上;再走,第二个是王家河镇,此时在108国道上已经行走了38公里,在此处拐进沙土路,再行驶12公里到达王家河镇镇政府;而从马召镇到厚畛子镇则有漫长的78公里,即使车开得够快,也需要两个小时。

不过你也不必望而生畏,如果你只是一个乘客,那么108国道上的景色足够赏心悦目。公路下面,黑河波光粼粼,一路伴随你的旅程,抬眼看去,满山的绿色植被在风中摇曳,偶尔你会看到悬崖上的落石,一惊一乍之间肯定让你精神一振……

如果你不急于赶路,那么在进入峪口之前,不妨去仙游寺看一看,那里面可是有很多故事呢!

仙游寺,史上“最浪漫”的寺院

现今的仙游寺位于金盆水库大坝北侧,有新建的展室,更有原模原样搬迁过来的法王塔。

仙游寺历史久远。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弄玉自幼擅长吹箫,通晓音律。她与风流俊逸、才华出众的萧史志趣相投,结为夫妻,住在寺边的玉女洞。后来,悠扬动听、超凡脱俗的箫声引来祥龙瑞凤,他们双双结伴成仙而去,这就是“乘龙快婿”典故的由来。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在此兴建行宫,基于历史上这一个浪漫的传说,起名仙游宫。

从此一千多年倏忽而过,直到公元1987年,黑河金盆水库建设紧锣密鼓提上议事日程,仙游寺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那一年的夏天,我生平第一次走进黑峪,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炎炎夏日,天蓝云轻,我们一行记者作家二十余人,在西安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来到黑峪,汽车停在峪口,一行人弃车步行,要去的地方就是仙游寺。沿着羊肠小道,步行数华里,眼前豁然展开一片开阔地。此时,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周围山峦起伏,绿意盎然,黑河欢快地泛着鳞波,喧嚣着向山外奔去,与四周肃穆的群山形成鲜明对照。在万籁俱寂中,仙游寺以及环塔而建的点点农户,恍惚将人带入古代。

30年前呈现在我眼前的仙游寺,历经沧桑,藏在深山人未知,其寺庙为清代以后重建,面貌尚可,法王塔历经一千多年风风雨雨,巍然屹立,成为国内仅存的几座隋塔之一。

法王塔周围被农田环绕,碧绿的玉米地一直延伸到塔基跟前。砖砌的塔身呈土黄色,其斑驳凋蚀已不可名状,从下到上,每一层伸出的塔檐上都簇拥着灌木和草,令人油然而生“逝者如斯”的感慨。

然而外形的斑驳恰好宣告了仙游寺法王塔的神秘与傲岸,因为它承载的故事,让它拥有了睥睨一切世事的资格,它曾经亲眼目睹了隋唐以后那么多的兴亡替代,更重要并且使它不朽的,是因这座塔和一位诗人的因缘巧合。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春,白居易上任周至县尉。公务之余,常去附近游山玩水。那一年冬天他到了仙游寺,从地理位置上看,仙游寺与马嵬坡恰好隔渭水而遥遥相望。诗人与朋友谈起五十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不禁“相与感叹”。酒入愁肠,诗人勃发了创作《长恨歌》的灵感。我想公元806年的那个冬天,一定有怒吼的朔风卷过苍茫秦岭,诗人住在寺院里,或埋头疾书,或凝神静思。凄然中他一定登上过塔后的山巅,遥望马嵬坡,为“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凄绝而泪眼迷离。他也定会在法王塔下久久徘徊,“夜雨闻铃断肠声”,大约就是塔铃在朔风中的叮咚引发的灵感了。然而究竟是李隆基断肠还是诗人断肠,当然永远也说不清楚了。眼前唯余坍塌的塔角,在诉说岁月悠悠。

感叹完了仙游寺,一行人脱下鞋袜,在冰凉刺骨的黑河水中寻觅清凉。那时候的黑河还不是西安市民饮用水的水源。抬眼看去,山顶的高压铁塔一座座伸向远方,耳畔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当年我们采访的目的很清楚,因为要修建金盆水库,这个仙游寺要搬家了,有关方面希望记者、作家们最后一次看看它,写一写这个寺院,写一写这座千年古塔,也算是对先祖的一个纪念。只可惜当时照相机很不普及,所以我手头并没有它的照片,只有以上文字的描述,让各位感触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

如今整体搬迁后的法王塔,一砖一石都不走样,塔周边的仿古建筑则完全用的是新材料了。当年迁移法王塔,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是同样一座塔,藏在深山就有仙气,而坐落在通衢大道,则只是一处旅游景点了。我们经常说,面对文物古迹,开发和保护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当我们继续面对秦岭的时候,还是时时要深思再深思!

王家河镇与野生金丝猴

到王家河镇的12公里沙土路其实很好走,首先路面很宽,大部分路段并排可以走四辆车,其次路上几乎没有车,沿途所见,除了一望无边的绿色,就是公路边堆积如山的碎石和巨大的水泥预制件。

王家河镇很特殊,在当今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背景下,王家河镇居然没有一户农家乐。前一天我打电话说要来采访,镇党委书记高彦龙问我在不在这里吃午饭,我算了算时间,说吃饭。高书记又问几个人,我说了人数。当时未免略感诧异,心想高书记应该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吧,否则有必要把一顿便饭问得这么清楚吗?

待到了王家河镇,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这里没有一家饭馆,也没有农家乐,客人来了,只能在镇政府食堂吃饭,如果事先不落实,到时候就会饿肚子。何以如此,因为王家河镇全境都属于黑河水源地的核心区,保护水源地是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因此不发展乡村旅游,没有农家乐。

王家河镇其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约十年前,我应邀前往玉皇庙采访野生金丝猴群落。玉皇庙不是庙,是王家河镇下面的一个自然村,七八户人家散布在山间平坝。仲春时节,山茱萸开得繁盛,早玉米已经有半尺多高,绿盈盈地散布在农舍周围。农家宽阔的屋檐下挂着大串黄灿灿的老玉米,房间里挂着腊肉,此情此景,怎么看都像是陕南民居。也难怪,这里在历史上曾经就属于佛坪县管辖。

当时心惊胆战将车开到玉皇庙,再往前就没有公路了。一行人下车步行,山路蜿蜒,缓慢拔高,行走间,山林越来越密,从玉皇庙到观赏野生金丝猴的地点,需要行走将近一个小时。即将到达目的地时,镇政府的随行人员告诫大家不要再喧哗了,大家即刻禁声,只听见轻微的喘息。又行了一程,突然人群中传出一声惊叫,但见一位女士双手抱头,花容失色,又听有人压低声音喊一声“金丝猴”,顺着手指的方向抬头看去,但见头顶树杈上左一只右一只,高高盘踞着五六只金丝猴,一泡泡猴尿从天而降。这是在欢迎我们吗?用这种方式?当然不是,这是放哨的猴子在警告我们这些擅自闯入它们领地的“不速之客”呢!

说话间,随行人员放下编织袋,往各处投放玉米粒和苹果。大约是看到很多陌生的面孔,猴子们一开始小心翼翼,捡起一块苹果,迅速跳上树干,终究有胆大的,观察一会儿,感到这些访客并无恶意,便走到离人们不远的地方大大方方吃起来。有了榜样,猴子们三三两两地越聚越多,二十多分钟以后,几乎就跟我们打成一片了。我抓起一把玉米粒,慢慢伸向一只半大的猴子,看到眼前的美味,它稍作犹豫后,便将一只手伸向了我的手掌……

只可惜,这瞬间的亲密接触没有被拍下来。

现在,王家河镇是西安市的生态示范镇。该镇辖8个行政村,属秦岭北坡高山区,辖区面积4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三千。退耕还林以来,在镇政府的引导下产业形态发生巨大改变,目前,种植业以猪苓、山茱萸、核桃、黑木耳等为主,养殖主要提倡土蜂,猪、牛、鸡等家禽家畜不提倡规模养殖,区域内的珍稀野生动物除过金丝猴,羚牛亦有较多分布。

发展乡村经济很重要,但是王家河镇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保护黑河水源地,确保为西安市民提供优质饮用水。在这里,所有汇入黑河的水系都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污染。高书记告诉记者,农户的生活垃圾要全部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黑河管理局会派车到各村将垃圾统一收集起来送往填埋场。

如果不发展乡村经济,该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面对这个问题,高书记说,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村民出外打工。为此,政府每年都要免费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每年春节过后,由政府出面联系用人企业,组织村民集体出外打工。

谈话间,记者问起王家河镇是否要发展金丝猴旅游观光业,没想到镇政府的各位领导断然否定,我说网上就是这么说的。高书记说,我们这里已经进入周至县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境内野生金丝猴的数量达1800余只,但是坊间传闻的搞金丝猴旅游观光是不存在的,在适当的时候给金丝猴投食,是为了开展科研工作,跟旅游观光无关,若是一般游客来,到王家河镇就会被劝阻回去。

记者又问到沿途堆积如山的碎石和水泥预制件是干啥用,高书记说,在王家河镇辖区有两处引汉济渭水口,两个水口的水将直接引入黑河,“你们看到的那些碎石,全是开凿引水隧洞遗落的碎石。由于现在工程还在进行,所以你们到王家河来还要吃一路沙土,但是这个情况不会长久了,2020年工程结束后,我们这里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厚畛子的铁甲树、玉兰王

厚畛子,是隐藏在秦岭深处的一颗明珠。

厚畛子镇距离西安市区170公里,从马召进山,走108国道,车行六十多公里后右转进入黑河森林公园,再行2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厚畛子位于周至县、眉县、太白县、洋县和佛坪县五县交会处,故而有“一脚踏五县”之称。厚畛子境内生物种类多达4300余种,是唯一兼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深山景区建制镇。

如今的厚畛子,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街心广场、宾馆、餐馆、农家乐一应俱全。历史上,厚畛子镇是傥骆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相传当年长安城发生动乱的时候,唐德宗、唐僖宗就先后经此处出逃至汉中。

厚畛子很神奇,名气也很大,不说其他,仅仅是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只要喜欢穿越太白山,那么他就一定知道“厚畛子”,知道铁甲树。对于穿越太白山的勇士们来说,铁甲树这个地方既是挑战的开始,也是救命的灯塔。从太白山下来,筋疲力尽的驴友远远看到铁甲树,就知道自己成功了甚至得救了。

铁甲树生长在厚畛子以北四公里处,之所以号称铁甲,只因其生长极其缓慢,树身质地异常坚硬,刀砍斧斫也难奈其何。铁甲树胸径一米有余,树冠遮天,枝叶繁茂,枝干上苍苔点点,凝脂斑驳,树龄据说超过两千年,下边的树枝上挂满了红布条,是人们祈福禳灾的神仙树。

铁甲树学名叫刺叶栎,在秦岭山地海拔600米至2000米之间广有分布,但是像铁甲树这样高大且高龄的刺叶栎却极为罕见。

厚畛子还有另一棵著名的大树,那就是玉兰王。从马召进山,沿108国道行驶数十公里,公路出现岔道,左手到厚畛子,右手前往大蟒河景区。在大蟒河东岸,一株巨大的玉兰树临河而立,这就是著名的玉兰王。称其为王,绝对实至名归。玉兰王树龄在1000年以上,胸围5米左右,三人不能合抱,树冠覆盖地面约11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发现的最大一株玉兰树。玉兰王的花期在三月下旬,每逢此时,大蟒河两岸游人如织,给八斗河村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

厚畛子是登山爱好者的大本营,更是西安人的避暑天堂。厚畛子镇政府办公室陈主任告诉记者,每年夏天,来厚畛子避暑旅游的西安人已达30万左右,这里除过厚畛子本身拥有的农家乐,与厚畛子比邻而居的花耳坪村已经建起30多户农家乐,经营好的人家,每年大约可收入20万至30万元。

如今的花耳坪村村民,除过发展农家乐,种植药材也是主要收入来源。花耳坪号称中国山茱萸之乡,在前往花耳坪村的公路两旁,茂密的山茱萸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有些树龄已达百年,胸径比碗口还粗。

从厚畛子镇到老县城,还有30华里的路程。老县城其实是一个俗称,它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佛坪厅,是晚清至民国初年佛坪县政府的驻地。由于常年匪患,两任县太爷死于土匪手下,最后一任县太爷选择了逃跑,带着大印和随从从老县城跑到袁家庄办公,从此一去不返,而袁家庄逐渐发展起来,就是现今佛坪县县城所在地。

多年前我第一次去,老县城还没有通电,入夜一片漆黑,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就在那样漆黑的夜晚,冷得瑟瑟发抖的我们坐在农家火炕旁边,喝包谷酒,吃农家腊肉和山野菜,然后胡吹海聊,直到双腿发软,头重脚轻。酒壮人胆,此时便有人提议谁敢独自到城门口去,那里曾经是悬挂人头的地方。一位爷们拍着胸脯说我这就去,然后他踉跄着就去了。当然,他根本走不了多远,又返回了。喝高了的他,出门连东西南北都搞不清楚,城门在哪边,他更不知道。

现今的老县城是厚畛子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整个“县城”目前按户籍虽说有46户人家,但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贫困,年轻人全都出外打工了,常住人口越来越少。除过农家,这里还驻有老县城保护处和老县城文管所以及一所废弃的希望小学。由于处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所以修路架桥的事情多年来进展缓慢,环保部门不希望有游客进入,去打扰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野生动物,但是作为一级政府,厚畛子镇还是希望能够尽快修通公路,从而让老县城村进入发展快车道。

这又是一个发展与保护两难的选题,相信有关各方应该能够找到一个最优方案吧!

新闻推荐

感谢城里“亲戚” 帮咱贫困户告别土坯房

“真没想到局长为我们贫困户房子的事跑了那么多次!”周至县四屯镇北辛庄村64岁的贫困户马步超感慨说。这一年来,市食药监局确定为该村精准帮扶单位以来,局领导多次带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和帮...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