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量授权”到“一中心一平台” 西咸新区:为科技成果转化加装“原”引擎
齿轮磨床误差溯源取得初步成果、新一代齿轮磨床即将完成设计分析进入出图阶段……在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里,吴文武和同事们即将迎来收获的喜悦。
研究院成立于去年3月秦创原启动当天,也是在那一天,由秦川集团牵头,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建的陕西省高档数控机床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正式运行。一个聚焦数控机床产业、汇集全省最优质科研智慧的联合攻关行动全力开展。
不只是数控机床产业,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引领下,陕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正不断加快,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融通发展。
设立基金扶持科创型企业、联合高校设置科技成果转化专岗、打造“科技经纪人”队伍、举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一年来,在总窗口西咸新区,一系列创新举措接连落地,不少科技成果走上了产品化的“高速通道”,全年引进科技型企业431家,春种基金完成出资承诺2.27亿元;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同比增长55.5%;244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省科技厅评审;技术合同交易额106.88亿元,同比增长33.6%。
“真金白银”的转化行动
可折叠、可弯曲,柔性显示屏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智能产品,但其封装胶一度被国外垄断,国内零供应。为解决这项“卡脖子”技术,在秦创原企业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经过数年的技术探索和创新,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指标领先的柔性封装胶,成功打破垄断,实现了进口材料的国产化。
在享受到秦创原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减免税收、提供“科技贷”等优惠政策后,公司常务副总赵炎很激动,“这样我们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经费和精力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后期我们还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申报,大力发展新材料的研发,来解决更多‘卡脖子’的难题。”
金融服务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咸新区全面发力,用真金白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西咸新区以财政资金设立秦创原春种基金,定向引导并扶持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种子项目落地,目前春种基金出资承诺达2.27亿元,形成了以财政资金促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新模式。
截至目前,西咸新区已设立13只基金,总规模超58亿元,其中直投基金12只,规模38亿元,与陕投合作设立科创母基金规模20亿元;联合陕国投、长安银行合作设立30亿元的“秦创投”信托项目已完成协议签署,招商西投两链融合基金、清源基金等正在加快落地。总窗口已初步形成涵盖种子期到成长期的企业全链条全周期投资体系。
“软硬兼备”的转化生态
2月10日,位于沣西新城的西部科技创新港二期秦创原生态科创岛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声、车辆鸣笛声、建材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宣示着年后建设热潮的开启。
该项目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核心组成部分,作为秦创原创新载体建设的一个缩影,最终将建成集实验研发、高层次人才服务、文体休闲和城市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创新孵化基地和科创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309万元,亩均税收40万元,带动就业2万人。建设高标准载体,为科研成果提供研发、转化、生产场所。2021年,西咸新区启动建设金湾科创区、科创生态岛等科创载体93个、2217万平方米。
在优化创新生态软环境方面,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还出台了系列政策,梳理凝练省级70条政策包并制定相应配套细则,制定发布了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8条、宜居环境10条、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15条,较为完善的秦创原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2021年7月,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和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建成投用,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线上线下服务的联结点和承接实体,设置有商事服务、政策服务、科技政务、科技金融、综合服务5大类18个服务窗口,整合链接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知识产权局等省市区三级20多项业务。打通省、市、区三级政策兑现通道,创新人才、科技企业、创新平台、中介机构四类创新主体,通过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一站式申报兑现,省、市、区三级政策已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92亿元,其中新区财政已兑现1.01亿元。同时,积极推行“免申即享”、政务数据后台共享,符合条件的企业不需申报即可享受政策支持。
“加速奔跑”的转化效应
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宋纪元和团队研发的球形机器人,目前已走出实验室,在渭南一家天然气企业试点应用,执行管廊巡检任务,而就在一年前,这还只是个科研项目。
2021年8月,带着自己和团队研发生产的球形机器人——“逸动智球”,宋纪元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秦创原专场的录制现场,这次经历让他获得了550万元意向融资,项目即将变成企业,合作意向纷至沓来。
秦创原启动建设一年来,西咸新区广泛争取省市创新资源,加强地市协同共建。与汉中、安康、铜川、宝鸡、商洛、榆林等6地市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与西安交大全方位合作,重点解决成果授权、项目审批等问题,西咸新区联合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科研院共同推动应用科技成果批量授权模式。目前已完成8批次、共计88个种子项目科技成果授权,其中46个项目已完成投资流程。
截至目前,已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利用线上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整合大型科研仪器4000余台,信通院通信检测实验室等小试中试基地建成投用。累计举办58场路演、推出191个转化项目,促成高延性复合材料等有潜力的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迅速落地成势,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选择就地落地转化。“秦创原”“总窗口”的示范作用、科创企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秦创原成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加速器”,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
2022年,西咸新区还将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家,市级以上瞪羚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0家。规划建设一批小试中试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年内落户企业研发中心15个,完成种子基金项目2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
一个人才聚拢、资金聚纳、成果聚汇、服务聚集、要素聚合、发展聚变的总引擎、大平台,正在三秦大地崛起。
本报记者周婷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杜扶阳记者李佳)3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了解到,10天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2022年撤销松材线虫病疫...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