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灞河 ■白来勤

西北信息报 2022-01-29 17:22 大字

一夜雪花入梦,早起雪把树木、楼宇甚至楼下停车场上的小轿车、吉普车、越野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轮廓勾勒成大写意的国画。

踏着碎琼乱玉漫铺的道路,我彳亍于灞河岸边,先是回味着与同好知己在春日的柳絮飞扬中或夏日的粉黛子格桑花间徜徉、或独自一人在秋日里在翠绿挺秀的荻苇间听鸟鸣啾啾嗅果香阵阵的情景,未饮酒已心微醺。

雪落灞河,诗意飘飘洒洒,踏雪寻梅成了徜徉于灞柳风雪中的一道绝美风景线。自古以来,灞水两岸多植柳树,每年到春天,灞桥两岸绿柳覆荫,柳絮漫天,飘飘扬扬,恰似春日里的一场飞雪,美轮美奂。唐时,灞桥头设驿站,凡亲友送别东去北往,多于此分手,或折柳相赠,“灞柳风雪”起初说的就是柳絮漫天飞扬,烟雾蒙蒙,后来因诗人画家的清矍奇趣而演变为“真风实雪灞桥行”。诗人孟浩然情怀旷达,迥异于常人,常冒雪骑驴过灞桥寻梅愉情,对左右宣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惹得的李贺、孟郊、贾岛等人争相效法。据传有人问唐昭宗时期的宰相、诗人惹得的李贺、孟郊、贾岛等人争相效法。据传有人问唐昭宗时期的宰相、诗人郑綮:“相国近来可有新诗?”郑綮呵呵一笑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其他地方何以得之?”于是,灞柳风雪成了一种渴望远离尘俗纷扰、坚守生命本真的文人意趣的诗意象征,一种失意却又不失精神高贵的理想栖居。

雪落灞河,思索丝丝缕缕,温故知新观古鉴今成为头脑中历久弥新的重峦叠嶂。秦王灞上送王翦、沛公军灞上,“约法三章”顺民意、安民心;文帝孝行天下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山为陵”开先河,解民忧;韩康“买药不二价”、王猛“扪虱谈天下、赫连勃勃呈壮遒,黄巢由灞上入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捻军西进、慈禧太后西逃灞桥成为“落魂桥”,丙子“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兵谏华清宫……这一切都在灞水滨、灞桥旁,雪花可以覆盖他们的足迹、掩饰他们的颜色,却抹不去历史足音的回声和气息的传递。鹿原踞左、骊山峙右,雪下的灞水被夹得如母猪老尿细细瘦瘦,然而却始终不曾断流。默默的流水,是否也在与我同时对“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圣贤言语深思良久?

雪落灞河,芳魂缠缠绵绵,诉说着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尽美尽善,英名方可长留人世间。陈忠实用自己发光的句子,把关中平原一段乡村故事,烹饪得色香味美令人垂涎,放在地球村的文化餐桌上,让世人尽情咀嚼、品啖,不论美食家还是普通食客,都用味蕾对皇皇巨著《白鹿原》发出由衷地赞叹。而此刻,我更是想起《白鹿原》中的一句话:“好在一场凛冽的北风夹裹着大雪,把整个白鹿原笼罩在大雪和寒风中。大雪之后,疫情奇迹般地彻底消失了。”细细品味,在不由得叹服忠实先生的文笔练达、思想深邃的同时,更觉得他对今天和未来的生活有着惊人的预判!不说别的,仅对因疫情而导致封城月余、疫情“社会面清零”的西安百姓而言,这2022年的第一场雪,如此迅猛、应时,就无异于一剂提振士气的良药和滋润心灵的甘霖!

雪落灞河,有时窸窸索索甚至无声无息,有时玲玲叮叮如钢琴协奏的美妙乐曲,有时在风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宛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即使在无风时,你只要细细谛听、认真思索,也许能感悟出黄钟大吕。因为再卑微孱弱的小草也能感觉出风的信息,再笨拙愚陋的凫鸭也能体会到水的心态。

河道里,一群白鹤在雪中轻歌曼舞谈情说爱,旁若无人;三两只野鸭子游弋于水中,不知是在健身还是在觅食,神情无忧无虑;更多的鸟雀们则在草丛中抱团取暖叙旧话新,自得其乐。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落雪的灞河边,我感到自己仿佛也变成了古人,穿越心中那座千古屹立的文化灞桥,身着宽袍大袖,骑一头笨拙缓慢的蹇驴,一唱三叹,行过小桥,追赶先贤,步入到迷蒙刺骨的风雪之中,寻找骊山中的一树靓眼的蜡梅、一缕醉人的诗意、一隅温馨的远方……最终汇入飘飘洒洒的雪花中。

新闻推荐

西安今年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897个总投资2.5万亿元

 本报讯(记者庞玲玲)1月26日下午,西安市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