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新城区法院: 诉前调解“快速通道” 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华商报 2021-12-22 03:52 大字

“一般而言,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需要3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需要6个月,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时间还会更长。而通过委派调解达成和解或者协议,可以不经诉讼,不用开庭和宣判就能解决纠纷,您将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效果稳定。”这段话,是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诉前(委派)调解告知书里的部分内容。

现在,新城区法院立案庭从以往的送达立案通知书,变成了先向当事人发放诉前调解告知书。分流员在见到立案申请人时,会第一时间主动告知其诉前调解的快捷性、经济性和高效性,在征询其调解意愿后,引导其优先选择诉前调解。

矛盾解决在萌芽

纠纷化解在诉前

今年4月份,新城区法院立案庭陆续收到一批业主诉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委托合同纠纷的立案申请。立案庭负责诉调对接工作的法官掌握基本案情后,考虑到该系列纠纷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诉请相似,她便积极向前来立案的当事人阐明诉前调解的优势,在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将案件委派给新城法院授牌成立的律师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

最终,这批诉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188件案件,全部调解成功并在线进行了司法确认。

该案的顺利调解,只是新城区法院诉前委派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以来,新城区法院民商事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纠纷一旦进入审判程序,从送达、开庭,再到判决,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为快速及时解决纠纷,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快速通道”,既节省了时间诉讼成本,也修复了双方的社会关系。下一步,该院立案庭将持续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做好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力争实现“矛盾解决在萌芽,纠纷化解在诉前”的良好效果。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

既便捷又高效

“律师也是法律工作者,在调解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阐明事实,也能在调解中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调解工作室的特邀调解员,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卫东表示,“调解可以为当事人省去诉讼成本,也让律师积累了更多经验,提高了业务技能,带动了律师队伍的成长。”

近年来,新城区法院积极拓宽诉调工作渠道,将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类非诉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与陕西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区工会、区司法局、区妇联、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同时,成立诉调对接办公室,出台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规定,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并建立特邀调解与司法确认的紧密衔接制度,明确司法确认案件的受理和管辖、审查与执行等。

如今,新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受理案件后,立案法官会向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当事人,耐心介绍并告知其采用“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缩短审理期限,还不收取诉讼费,既便捷又高效,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华商报记者 王强 通讯员 邸岩

未央区法院:

“全程”普法 引导群众

尊法 用法 守法 学法

日前,在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未央区法院被表彰为“2016—2020年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据悉,作为西安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法院,未央区法院自“七五”普法启动以来,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案“头”普法、案“源”普法、案“中”普法、案“后”普法,引导群众尊法、用法、守法、学法,为推动法治未央、平安未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诉前调解纠纷6000余件

调解成功率超41%

近年来,未央区法院围绕市区“十项重点工作”,出台《为未央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护航十四运·共建保平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方案》等,推出宣传工作“十大主题”和“1+2+3”普法依法治理新模式,全院干警把普法资料作为“案头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积极履行“七五”普法职责。

普法是最好的社会治理。据了解,未央区法院“巧借外力”,把开展“无讼社区”创建作为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应对案件数量增长的有力举措,构建起“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在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第二巡回法庭,与区司法局联合成立法律专家调解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陕西金融消费纠纷两个行业调解中心在该院设立工作站,法官工作室、特邀律师和交通事故调解室、司法技术组、巡回法庭相继启动,常态化开展“党员法官进社区”活动,在明园和西重所两个社区打造“半小时纠纷化解圈”,通过与48名特邀调解员密切协作,使“遛狗吓到邻居要赔偿”等百余起纠纷就地调解。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该院诉前调解纠纷6000余件,平均化解时间不超过22天,调解成功率达41%以上。

通过案中普法

引导群众守法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更加注重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既要义正词严讲法理,也要循循善诱讲事理,更要感同身受讲情理,通过司法审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社会文明新气象。

民事审判的法理结合,让针锋相对的双方握手言和;充满温情的家事诊疗,让冷眼相对的夫妻重修旧好;深入实地的执行和解,让打工人感受到城市温度……一起起身边的案例,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大安全感。

今年7月,未央区法院民二庭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由于当事人情绪激动,法官一方面对案件“抽丝剥茧”,一方面对当事人释法说理,随着庭审的深入,案件事实也逐渐明晰。最终,被告当庭履行了付款义务,原告也申请撤诉。案件的圆满化解离不开法官通过案中普法,引导群众守法。

每一个个案的公平正义,是普法宣传的最佳途径。据悉,在办理案件和普法宣传过程中,未央区法院始终牢固树立“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理念,持续传播向上、向善、向好的价值理念。2016年至今,该院共开展以案释法、主题普法1000余次,发放宣传彩页10万余份、宣传袋5万余个、接受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华商报记者 王强 通讯员 张晶

新闻推荐

绿色的希望

西安虹途职业高中高二理科十二班张昊哲也许,当我们回头看曾经的过往时,总会深陷在记忆里。也许是无奈,也许是挥之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