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 我们缺的是从0到1的创新 希望青少年牢固树立报国情怀

华商报 2021-09-12 03:25 大字

郝跃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

9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名单,今年共推出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入选。

9月11日,郝跃院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手机和网络上,学习理工科的人少了,更愿意去学经济和管理,他希望青少年能牢固树立报国情怀,从小重视科技创新教育。

高考时可以选清华 奔着“红色基因”来到西电

郝跃祖籍安徽阜阳,生在重庆、长在重庆,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过重庆解放渣滓洞战役。受父亲影响,郝跃自称有一种军人气质。

1974年,16岁的郝跃上山下乡,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更塑造了他坚强的意志,“有了这杯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郝跃用京剧《红灯记》中的这段台词来形容这段经历对自己的影响。

下乡走入云南昆明半山区的农村,一年后郝跃当上了知青生产队的队长。1976年,随着青年大军招工,他又被招到西双版纳的地质队,当起了勘探工人。

1977年,恢复高考,渴望知识的郝跃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如愿考出了理想的成绩。他的成绩原本可以选择清华,但他却选了西电。

谈及原因,郝跃说,他本身喜欢电,西电带电,和他的兴趣相投;他们生活的年代对革命圣地充满向往,看到西安离延安很近,于是就选择了西电;而且西电是一个红色的学校,和他的家庭比较吻合。

国家要发展,科技是核心 希望青少年重视科技创新教育

1982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毕业后,郝跃留校任教。从教近40年,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他始终弘扬螺丝钉精神,希望在微电子材料和器件领域有一番作为。

他把自己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设立奖教基金,鼓励师生从0到1的创新,“不要求做出来,哪怕有一点点新的可圈可点的创意都可以。”郝跃说,我们的教育让很多创新的萌芽在幼儿园就被抹掉了,等到需要创新研究的时候都是看着别人怎么做,只能做到比别人好一点,缺乏的就是从0到1的创新。

“网络、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花费了大量时间。”郝跃说,很多青少年拿着手机刷抖音,客观来讲有正能量的内容,也有非正能量的内容,这对青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很多学生愿意学经济学管理,愿意学理工的少了。而且很多学校的学生没有完整学过化学,有的甚至不再学物理。”郝跃说,国家要发展,科技是核心,这一点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要让青少年牢固树立报国情怀,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国家在第二个一百年中得到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腾飞。

为此,郝跃常年坚持以讲课、报告、沙龙、论坛等多种形式给研究生上科研指导课,给本科生上专业指导课,给高中生上生涯规划课,勉励青年学子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瞄准新材料 让“中国芯”走到国际前沿

除了教书育人,多年来郝跃积极投身科研,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成员用“十年冷板凳”换来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从核心设备、材料到器件的重大创新。他是我国享有盛誉的微电子学专家、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为我国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9月11日,谈及芯片问题,郝跃说,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不可缺少的“粮食”,如果没有芯片,不可能做到信息领域和智能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

如何突破集成电路的“锁喉之痛”?郝跃说,这就需要利用新材料的突破,不再高度依赖于原来的路径,因为原来的路径走起来比较困难。郝跃称,美国的集成电路从1958年开始发展,到了1970年就有了划时代的第一款微处理器,之后美国在这个领域一直保持着绝对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国家未来的信息产业发展起来,非要抓芯片这件事情不行,而且一定要走出我们的道路。

郝跃介绍,现在的集成电路主要是两种材料,一种是硅材料,占到半导体产业的90%;还有一部分是非硅材料,我们就要抓住新材料这个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在某些领域走到全球前列,才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势。”郝跃说,这样别人就必须跟着我们走,那我们就赢得了很大的主动。

本着这个思想,郝跃团队立志在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方面走到世界前列,“我们省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我们有信心,并且已经瞄准了从宽禁带到超宽禁带半导体的器件方面走到国际的前沿。”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文/图

新闻推荐

公安部追授刘养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本报讯(记者李佳)9月11日,记者从雁塔警方了解到,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侦大队因公牺牲民警刘养林,被公安部追授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