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稳中求新、传承文化 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张晓霞

华商报 2021-06-10 03:15 大字

2021年全国乙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化情境设计,强化能力考查,与去年相比,于平稳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

一、保持稳中有变,对教学的指引性明显。

试卷结构与去年一致,难度与往年层级水平相近。比如:实用类文本为粮食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图表材料——和2020年有所不同,但题型高度一致,问答题设问思路相同;文学类文本材料为小说,问答题设置也有较为明显的延续性。于平稳中又有变化:文言文的选材突破“二十四史”的范畴,语用题主观题在传统补写题之外,加入了定向概括题。稳定的结构有利于考生保持稳定的心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二、落实“立德树人”,传承“优秀文化”。

所选文本涉及科学前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比如:论述类文本聚焦“数字人文”,语用题则关注“互联网与人际关系”,小说《秦琼卖马》,文言文本《资治通鉴》中敢于犯颜直谏的唐初名臣戴胄以及作文,既有传统文化,也有家国情怀,这些文本均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导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三、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这一类题型回避了作答套路,从而科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

默写题的情景和美育、爱国相联,小说和诗鉴等题型关注考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意识,设问有一定的开放度,为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提供了空间。今年的作文,更是有明确的情景与指令,教育当代青年在追求理想时,首先要将国家的发展放在首位,要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

给明年高考的备考建议是:教师要学会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要多读书、多积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加强思维训练。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贯通现实和传统

关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樊瑾

今年陕西省采用的全国乙卷,仍是新高考前夜的平稳过渡卷,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贯通现实和传统,关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阅读材料的选材让考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文化的熏陶。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秦琼卖马》,选材包含了“秦琼卖马”这一典故的现代运用。文言文翻译“皆令门下覆视”中含有对文化常识“门下省”的考查。作文材料引用了汉代杨雄的射箭比喻——“弓矢的”的智慧启示。

(二)贯通课程和高考,关注语文课程的精准教学。

命题涉及到的信息的提取归纳、文本鉴赏、词人辛弃疾、病句、句式转换、关联词等内容均是语文课程教学所涉及到的。如文言文翻译题“此乃忍大忿而存大信也”对应的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第二道“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中的“矜”,学生可联系课内《陈情表》。

(三)贯通时政和语文,关注立德树人的政策导向。

命题紧扣时代主题,涉及到数字人文、粮食安全、粮食增产与脱贫、依法治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如文言文阅读题,选取《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内容符合现代法制精神。古诗歌鉴赏《鹊桥仙·赠鹭鸶》建立在山水和谐的清幽之美的意境之上。写作的立意导向引导学生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升华对理想的认识。

(四)贯通知识与情境,关注学科素养的稳步提升。

命题采用全情境化,拒绝固化思维、消灭散点思维。如语言文字应用Ⅱ题,将两道题同置于一个文本情境中。

我们应当打破界限,以生命的鲜活激活知识,如此才可谈敏锐的感知,与文本对话,完成作答。华商报记者 王媛

新闻推荐

临潼新区人才建设外引内培助力“双碳”之路

本报讯(记者张永宁李雨倩)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近日,临潼新区不断探寻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直面人才储备等方...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