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到周五大讲堂,西安奥体隧道建设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全运第一隧”闪耀工匠之光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6-09 09:55 大字

一夜之间完成4万平方米征拆清表,10天10夜10万方土石方完成围堰合龙、10个月千余人完成10万方混凝土浇筑,实现近1.6公里主体隧道全线贯通……近日,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第十四届全运会重点配套项目、西安市首条下穿灞河市政公路隧道——奥体隧道,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建成通车。隧道建设中,正是有着许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践行工匠精神的职工,才使得这项工程提前保质保量完成。

“技术创新会上瘾”

将于今年9月在陕西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是近期最重要的全国综合性体育大赛,比赛项目、参赛运动员人数均创历届之最。

作为连接西安国际港务区与浐灞生态区的城市主干道,西安奥体隧道是十四运筹备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灞河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去年汛期行洪压力较大,整个工程建设面临很多困难。“从进场第一天开始,就感受到工期和建设难度的双重压力。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可以说整个隧道建设过程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奥体隧道项目经理、西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三虔说。

面对工程建设拦路虎,该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在各环节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攻关,高质量解决了全富水砂层桩基施工这一全国性技术难题,保证了主体结构按时顺利完工。

在20余年的工作实践中,从一线岗位成长起来的安三虔不仅成为项目负责人,也是公司乃至全国地铁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能手。

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攻坚克难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会上瘾”,成为安三虔谈及钻研工程建设的口头禅。

有责任心就不会放弃

随着隧道建成通车,依然坚守在建设现场的项目团队目前还在进行一些收尾工作。

见到赵明时,他正和同事们在一起挥汗如雨。年近五旬的赵明在隧道局工作近30年,入职时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一位普通职工逐步成长为工区主任,成为精通焊工、钳工、试验工、架子工、安全、质量管控等多工种多岗位的工地“全能王”。

谈及奥体隧道的建设过程,令赵明记忆犹新的还是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5点多,他在巡查河道工地时发现项目基坑出现涌沙险情,有可能出现基坑崩塌的重大损失。赵明和工友们第一时间拿出方案、排除险情,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虽然已先后5次获得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赵明始终认为自己依然是一个普通工人,“干隧道就得细致认真,踏实负责,只要有责任心就不会轻言放弃。”

在整个奥体隧道项目部,正是有着很多和赵明一样,兢兢业业践行着工匠精神的职工,才使得这个颇具挑战性的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争做工匠,踊跃创新

对于奥体隧道项目部的年轻员工而言,每次的周五大讲堂都令他们颇为期待。

来自陕西咸阳的吴智卫是奥体隧道项目的一名测量员,毕业于西安高新科技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的他,来到隧道局两年多来,他从岗位实习生逐步成长为项目业务骨干和技术带头人。“搞隧道工程最重要的是学习,不仅要把一些重要的知识以及操作熟记在心,还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工作效率。”

通过大讲堂、轮岗育才计划、师带徒结对协议等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部不断夯实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土壤,在团队内部形成了争做工匠、踊跃创新的工作氛围,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进展和职工业务能力提升。

(赵作建张凌莎)

新闻推荐

西渭东区合作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李明远王琳见签并揭牌

本报讯(记者王军江)6月6日上午,西渭东区合作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渭南市举行。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市委书记、市长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