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的五大抓手

西安日报 2021-05-24 03:15 大字

丁亮

十项重点工作调度会指出,要加快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为切合西安市情、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我们应加快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集群成链,做强支柱产业。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思路,立足西安产业先发优势、规模优势,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以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6大支柱产业为重点,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应看到,这6大支柱产业有利于发挥西安比较优势,要明晰产业功能区,合理规划,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高级化,生产过程绿色化,加快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和产品高端化进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技术和品牌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促使其焕发新活力。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管理的合力进行集中攻关,调动产学研用各方面积极性,提升面向未来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还要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头雁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有核心专利权的拳头产品。同时,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不断升级产品与服务,在新能源汽车等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领域,加快形成体现行业引领能力的产业标准与认证体系。眼界要宽,要在国际市场塑造西安本土品牌,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跃升发展。

二是超前布局,做大新兴产业。首先,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结合西安制造业基础优势,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卫星应用等5大新兴产业。其次,以建设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载体,积极营造市场环境和培育市场需求,围绕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新要素,出台各类专项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最直接的要素支撑,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单打冠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再次,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发挥现有产业存量的平台优势,打造在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高端制造业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撑。最后,还要重视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应看到,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独角兽企业代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产业、新技术实现突破的窗口,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将起到更大作用。

三是提质增效,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生产加工制造环节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整体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并且对国外技术有较强依赖。因此,要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优先发展产业关联效应大的先进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将服务这种高端要素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从单纯提供产品和设备到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制造型企业产品效能和附加值水平。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6大生产性服务业,把标准化摆在关键位置,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强专业化水平的锻造,加快标准化进程,提高服务品质,培育一批服务业企业,制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性。

四是突出特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最有价值、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坚定文化自信,讲好西安故事是西安肩负的时代使命。因此,要以拉动文旅消费,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为目标,发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特色,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文旅特色小镇、文旅优秀龙头企业,提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生态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发展以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夜游为主题的新型文旅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首先,建设一批高规格的星级酒店和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高品质民宿客栈,提供多层次的旅游服务。其次,开发一批有创意、高质量的旅游演艺项目和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深挖建筑、文物、历史文化故事中的艺术元素,结合消费者的喜好需求,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再次,大力发展具有西安特色的餐饮服务,振兴老字号餐饮品牌,创建一批特色商业美食街区。最后,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借助全息影像、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打造“3D博物馆”“云旅游”等新业态,丰富现有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游客体验感,以科技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把握大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是全球经济转型的大势所趋,西安应把握产业融合的时代特征,以数字化为牵引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一方面,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重点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范围,提升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推动“云物大智”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此外,应树立“数字思维”,通过“互联网+”,培育特色数字产业,形成数字产业化发展“雁阵”,取得数字经济突破式发展。

新闻推荐

丹凤门广场十四运前投运 工程进入地面景观与室内装修收尾阶段

本报讯(记者闫珅)南衔明城墙,北接大明宫。5月22日,记者在丹凤门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现场看到,车辆往来穿梭,工人分工协...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