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的记忆
我叫赵若水,2007年5月16日出生。就读于西安市铁一中分校。一个爱吃爱玩爱写作的小女孩。很小的时候,我在爸爸妈妈的感染下,养成了爱读书、写随笔的习惯。
西安铁一中分校慧博七班赵若水
对西安人来说,五路口天桥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这座桥建于1986年,有着30多年历史。我与父母虽然都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可居住在这附近,与这座桥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父母总是拉着我上天桥过街,远远看去,最醒目的便是灰色的“0”形的桥身,以及四条粗壮有力的“腿”,好似伏在地上的神龟。当时的我有个爱好,喜欢静静地蹲在天桥上。在这里,似乎可以俯视全世界,那时候这里便是我心中的最高点,因为我可以看见车水马龙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北望,清晰可见“西安”的红色大字,那是西安火车站。我喜欢挣开父母的手,围着天桥一圈又一圈跑,感觉永远都跑不到尽头。
三年级时,我开始自己去上补课班。清晰记得第一次出行,上了公交车,站稳后,“目送”天桥越来越远,我有些不安。看不见了天桥,似乎就没了安全感。也许当时天桥也在目送我吧。当下课回家看到了天桥时,“到家了!”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五路口天桥是西安的第一座天桥,也是我第一次与同学相约出游的集合点。四五年级时我们出去玩,每次都仪式感满满,发邀请、定时间、做计划,搞得轰轰烈烈。临行前一天,有人问:“哪里见?”我答道:“天桥见!”所有人都懂。早上,天桥上人来人往,有的人不紧不慢,闲散漫步;有的人大包小包,匆匆忙忙;有的人西装革履,踌躇满志;有的人静伫桥边,若有所思……玩了一天,回来时已是晚高峰,又是天桥最忙碌的时候,依旧是摩肩接踵。圆滚滚的太阳“卡”在两栋楼之间,扭动肥胖的身躯,不小心“掉”在了天桥上,我此时也正好走上天桥,看见如此视角的太阳。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长大。我习惯了站在天桥上环顾四周,感叹西安的发展和变迁。生活在五路口的几年里,周边修了地铁,建了高楼,拓宽了马路,地下通道的建成使天桥的使用效率降低,作用发挥得不那么明显了。
在我眼中,天桥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四季更迭,日出日落不停变化。阳春,万物复苏,你表现出蓬勃的生机;盛夏,百花齐放,你绽放出绚烂的花朵;金秋,金风玉露,你展示着怒放的生命;严冬,寒风凛凛,你的命运也即将凋谢。而我有幸所见的,或许是你的秋冬季节了吧!
当得知天桥要拆时,我心中十分难过,拿了相机去与天桥合影。依然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桥不舍得放手披在身上的最后一缕余晖,我更不舍你。站在桥上以最喜欢的角度向下望,脚下的路有些凹凸,这是岁月的痕迹。我沿圆环的道路一圈一圈地走着,细数与你发生的故事,怀念且留恋。下了桥,摸摸桥墩,冰冷中又带有温度。再回首,望一望这座蓝灰相间的老桥,你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陪了我五年。本想与你告别的直接、干脆,可当转过街角那一刹,眼角的泪光折射出你那高傲的身躯,你好像在对我说,“别了,我的朋友”。
30多个冬夏,你一直在那里,从不曾离去,在我,在父母,在西安人心中,你都不曾离去。你就在那里,目送着一个孩子走向远方,慢慢成长。
编辑点评:作者观察细致,感情细腻,逻辑清晰,以时间为顺序写出西安五路口天桥的沧桑变化,写出一个孩子感情的印记和成长的故事。指导老师曹维
新闻推荐
读书会现场本报讯(记者马佩佩陈逶)5月19日,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唐延历史读书会”第六期读书分享活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