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雷达“火眼金睛” 为火星探测器精确测距测速

西安晚报 2021-05-16 03:31 大字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经过漫长的“奔火”和环绕火星的旅途后,成功抵达目的地——火星,并于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这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完成火星“环绕”后的又一个重要“动作”。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火星的过程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其研制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和测控数传分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距离火星地面6公里时

四部高精尖雷达开始工作

当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的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时候,安装在着陆巡视器进入舱上的专用雷达——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开始加电工作。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由进入舱和火星车祝融号构成,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犹如安装在进入舱上的“泊车雷达”,是负责提供着陆速度和距离信息的最重要的敏感器之一,对整个着陆过程进行安全把控。

在着陆巡视器整个着陆的过程中,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在距离地面6公里的时候开始工作,共工作3分钟。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过程中加电,在着陆火星的过程中,抛除防热大底。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转入“泊车雷达”工作模式,开始提供测距和测速信息,直至安全降落到火星表面。

那么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是怎样进行测距测速,确保火星平安着陆呢?其主要依靠由四部雷达集成在一起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指向四个不同方向,同时完成测距和测速的测量。较之前的月球探测任务在测距精度和测速动态范围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这四部雷达犹如“火眼金睛”,通过四部雷达的独立运行,可以为火星探测器提供最原始的、最真实的速度和距离信息,然后由火星探测器对各个单机产品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融合,获取探测器的实时高度和速度信息。

由于在距离火星表面6公里的时候,正处于伞系减速段,这个时候整个着陆巡视器处于相对的摇晃状态,而此时,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特殊的指向布局设计可以保证在摇晃的状态下,至少有三个波束是处于有效的测距和测速范围内工作。直到距离火星表面100米,着陆巡视器处于悬停状态的时候,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工作状态。着陆巡视器将结合光学成像以及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的数据,通过平移来选择最佳的着陆位置。

“立体通信测控网”

扣紧“落火”关键一环

除了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西安分院还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研制了测控数传分系统,在“地”与“火”之间搭建了地面测控站与着陆巡视器、环绕器及祝融号火星车之间的“立体通信网”。

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远时可以达到4亿公里,大约相当于月球与地球距离的1000倍。在遥远的深空,清晰的信号传输,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西安分院在距离地球4亿公里外搭建的“立体通信测控网”时刻保障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与地球通信畅通无阻。

天问一号探测器与地球间的通信主要包含三方面数据: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地面测控站向探测器发送的遥控指令以及探测器向地面传回的探测信息。

当火星探测器进入着陆阶段时,地面测控站要想了解着陆过程中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就需要依靠进入舱、环绕器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双向“信息高速路”。西安分院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研制的测控数传分系统包括了UHF频段收发信机和X频段深空应答机等关键设备,可以先实现进入舱与环绕器之间的通信测控,环绕器再将信号回传至地面测控站。地面测控站也同样通过这条“信息高速路”将遥控指令发送至进入舱,确保着陆过程万无一失。

西安分院进入舱UHF频段收发信机负责人田嘉介绍说:“这一阶段的数据是‘落火’过程中的关键遥测数据,便于地面判断‘落火’过程中各分系统的工作状态。由于‘落火’比‘落月’相对地球的距离更加遥远,火星表面环境相对月球表面环境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因此火星探测器在进入大气层、下降、着陆过程中的遥测十分关键。”

记者关颖

新闻推荐

畅 想 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四(10)班

伴随着《大中华寻宝记》,我畅想自己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徜徉在庄严肃穆的紫禁城...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