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全国各地学抖空竹 她还真抖出了名堂

华商报 2021-05-07 03:03 大字

打太极要慢、稳,是很多老年人的最爱;抖空竹恰恰相反,要手疾眼快,身形敏捷,而敢于挑战该项体育运动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69岁的徐凤英抖空竹抖了快20年了,摔伤、骨折……用她的话说,付出过代价,也尝到了甜头,因为来抖空竹,如今身体倍儿棒。

给华商报推荐徐凤英的是81岁的郭浚初。郭老说,看到华商报寻找身边的特色体育文化活动的消息后,他第一个就想到了徐凤英。“我玩抖空竹玩了也有快20年,水平不错,但跟我们的队长比,那还差得远呢。”郭老所说的队长就是徐凤英。他们最早都是含光门空竹队成员。

5月1日,在郭老的引荐下,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市环城西苑的广场上见到了徐凤英老人。还未走近,就听到一阵嗡嗡作响声,这是空竹高速旋转时发出的声响。跟徐凤英一块儿练的还有八九名老人,他们每人手握着两根小木棍,杆连着线绳,绳中间的空竹在老人们一提一送下,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一会儿被抛起,一会儿又会从老人的胯下穿过。空竹在他们的抖动下,变化着方向,有时被抛起老高,落下时还能稳稳地被细绳接住,有时眼看着空竹落地,老人们手中小棍一拽,又给“捞”了回来。老人们现场还演示了花样玩法。

徐凤英说,她喜欢创新,曾经练习时,因为练空竹从腿下面过的动作,当时人跳起落下时踩到了空竹上而摔倒,手掌下意识地去支撑地面,导致左手骨折;还有一次肋骨骨折了三根……“练这个四肢要灵活、巧妙配合,还得手疾眼快。它是一个能够让你全身都动起来的运动,对上肢和下肢的各个关节都有好处,尤其是对一些颈椎、腰椎不好的人会有很大帮助。”

第一次接触空竹是在19年前,徐凤英说,那个时候去公园里学跳舞,有一天看到有人在玩这个,就觉得特别新鲜,看人家玩了半天,还体验了一下,就迷上了。然后就自掏腰包到全国各地找好师傅去求学,去过北京、河南、郑州、开封……这一学还学出了名堂,徐凤英和她的队友们一起去北京参加空竹比赛,拿了6人团体冠军的好成绩。“还有一次也是去北京比赛,200多人参赛,只要前20人,我们当时去的8人里,我排名第六,还有两队友分别排名第十八跟第二十。”徐凤英说,当年跟她一块儿学空竹的女性朋友不少,如今就只剩她一人坚持了下来,“虽然练习受过伤,但确确实实也尝到了甜头,你看看我现在,身体倍儿棒,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广交朋友。”

抖空竹如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凤英说,只要有人肯学,她都会耐心教,她愿意把这项体育运动推广下去。华商报记者 苗巧颖/文 赵彬/图

寻找身边的特色体育文化活动 华商报邀你“线下挑战”

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主题为“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一直以来,陕西都非常重视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全民健身事业,体育锻炼人数大幅增加,全民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体育锻炼健身的需求,在不同地区也形成了特色体育文化活动。

在全运会即将举办之际,华商报面向社会寻找特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也许你是小区域内各种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达人,也许你经常在公园的一角锻炼绝技,也许你是某项体育文化活动的领路人或积极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华商报向广大读者讲讲关于你的体育故事,展现你身边的体育文化风采,华商报将选取部分特色体育文化活动举行“线下挑战赛”。

征集热线:029-88880000

新闻推荐

迎夏天的雨

西安铁一中分校七年级赵子轩“谷雨之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终于迎来了入夏的第一场雨。中午从教学楼出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