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运场馆“电力巡线哥”高坤 每次徒步10多公里每周至少走3趟

西安日报 2021-04-30 03:03 大字

高坤(左)和同事巡视输电线路。(记者 郭沛然 摄)

■记者郭沛然

迎着骄阳,背上测温仪、望远镜、照相机与记录本等基本工具,戴着安全帽、穿着绝缘胶鞋,4月29日下午,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电力巡线哥”高坤与队友,从草滩八路出发,沿保障十四运供电的330千伏草玄线等重要输电线路徒步开展精益化巡视。

十四运保电线路主要为各类配套基建工地及场馆项目供电,线路遍布西安港务区及周边区域。行动伊始,30余名电力巡线工分成6组,分头从草滩八路向港务区奥体中心场馆方向巡视,最后抵达高陵区域新夹路结束。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记者跟随高坤的脚步,逐基进行杆塔检查、拍照、记录,只见他游刃有余地拿出望远镜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地查看杆塔本体、绝缘子和输电线路导线及其连接附件有没有缺陷,杆塔接地装置有无损坏、杆号牌是否完整……

一切检查确认完毕,高坤在笔记本上完整记录了检查情况之后,他继续奔向下一基杆塔。记者观察到,十四运保电线路所在位置不仅限于港务区附近,高陵、周至、蓝田等周边都有十四运保电运行线路,平时巡视输电线路与杆塔还要爬坡、越沟、钻树林。一基杆塔一基杆塔去看,一段导线一段导线去查,高坤每周至少要走三趟这条“寻常路”,遇上重要测试赛或者恶劣天气还会增加特殊巡线次数。

一基基杆塔看似近在咫尺,真正巡视起来却要走不少“弯路”。像今天这样一趟走下来,高坤要花费5至6小时,除去乘车外仅徒步就要10多公里,对近40基杆塔进行构件观测和通道隐患排查。记者一路与高坤同行,感受到这份工作远比想象中要辛苦,巡线工不仅要克服身体的劳累,更要克服精神上的“疲惫”。毕竟在这条往返了不知多少次的“寻常路”上,每到一基杆塔处,他们都要围着转上几圈,用工具敲打一下螺栓等,不断寻找并及时排除隐患。

巡线中,高坤每拿出一件专业设备,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望远镜和无人机是用来全方位观测线路各个部位构件运行情况,而测距仪则用来测量通道内构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合规”。对于电力巡线工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巡线装备越来越先进,输变电设备不断提档升级,西安市电力供应更加安全稳定。

虽然,电力巡线工是一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群体,但从业13年的高坤却对这份工作有着更深的理解。“杆塔有没有倾斜,接地体有没有松动和变形,有没有树木枝条妨碍电力廊道,防雷设施运行情况等等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高坤表示,电力巡线工作都是24小时待命,尤其是“五一”等节假日,由于用电负荷增加,部分线路易出现故障等问题,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到达并进行抢修。他认真地说,巡线工作看似琐碎,但事关重大。

十四运既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场考验。为确保十四运前期准备期间重要输电线路及场馆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不断加强场馆周边施工工地隐患点管控工作,同时在巡视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外破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做好预知预判,防患于未然;对输电线路负荷重载区、隐患多发时段施行多频率、多人次巡视。

19时许,高坤终于完成了近40基重点杆塔及缺陷记录汇总工作,线路并无异常。他松了口气笑着说,一路走来看到十四运场馆及配套设施拔地而起、华丽蜕变,周边的电力线路和杆塔落地拆除,家乡的城市形象越来越靓丽,作为劳动者,他感到无比自豪,以后他将继续用脚步丈量输电线路,为办好“家门口”的盛会做好供电保障。

新闻推荐

匠心筑梦十四运致敬最美劳动者

随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临,十四运各项筹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十四运是西安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