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书店的青春记忆

西安晚报 2021-04-29 02:08 大字

□周瑄璞

二十多年前,我的单位离钟楼书店约二三百米,我在那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更早时候,上世纪八十年代吧,钟楼书店旁边还有一个报刊大楼,是一个民国老建筑,门口的石板台阶被岁月的脚步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圆润,没有棱角。四层楼全是卖各类刊物的,每一层有分类,具体每层什么类别,已经忘记,只记得里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刊物的海洋,蔚为大观,有的人为了买一本杂志跑上跑下。并肩而立的报刊大楼和钟楼书店,一定在西安人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那个年代全市人民甚至全省人民的文化圣地。

后来,报刊大楼被拆掉。人们对刊物的需求,分散到街头巷尾的报刊亭。而同样是老建筑的钟楼书店,显得有点落寞,但仍然以稳健的姿态伫立于钟楼之畔。

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光顾一次钟楼书店,在里面消磨掉许多时光。并不是每一次都要买书,只是愿意置身于书的世界,抽出这本看看,拿着那本翻翻。那时的书都没有塑封,作为样品摆放的一两本,被无数双手抚摸翻拣得边角黑乎乎的,有的还见破损。经过挑选,决定购买哪本书的顾客,拿着样书,或者只到收款台那里报上书名,开票交款,营业员从柜台下拿新书给你。那种购书的仪式感,也算是一种享受。

我有一位女同事,很爱看书,但她不舍得买,也不是没有钱,只是不愿意为书而破费,她有自己的办法,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到钟楼书店,选上一本书,打开阅读,读几十页,记住页码,合上放好,第二天再去,她这样读完了好几本书,给我说的时候,很是得意,似乎占了很大便宜。终于有一天,她脸色不好看地回来了,因为书店的营业员全都认识了她,发现她从没有买过一本书,一位中年营业员出面制止了她这种行为,她此后再也不去书店。她换了一种方法,就是向我借书。她经常去我办公室查看,凡我从书店买来的书,我看完后她都要借去阅读。当然她也很爱惜书,往往还回来的时候,给我包好了书皮。我俩经常一起交流对某一本书的读后感。但是有一套三卷本的《风景——北京名人故居与轶事》的精美图文书,花了我一百元,不舍得借给她,她说了好几遍,我说我正在看,她说我看完后她去我家里取,我又说同学借走了,她半个月后问,同学还了没,我说联系不上人,总之是不想借给她,而她心心念念,问了几回。我俩为了那套书,周旋了好几个月,她看无望,再不提了。

此刻我检视书柜,看到了不少当年在钟楼书店里购买的书,除了上述那套图文书,还有一套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四卷本《卡夫卡文集》、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九三年》。至今还记得当时翻阅、购买的心情。《卡夫卡文集》装帧设计雅致、好看,只此一种,没有可挑选余地,爽快决定要了。而《九三年》,有好几家出版社的好几种版本,价格也不同,我在那里每一个细细地看,经过权衡对比出版社和译者、内容、价格,选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这一本,因为它版心大,每页字数多,相对薄一些,价格最便宜。二十多年前的那个中午,我为了少花两块多钱,用了十来分钟将三四种《九三年》反复对比。前去结账的时候,心里满是充实感与幸福感。

如果手里有了单位发的购书券,买起书来比较大方,不再斤斤计较于价格,就可直奔那几本看了好几次没有舍得买的书而去。同事知道我爱看书,便有人把购书券赠送给我。有一次挑了几本心仪的图书,可购书券还有三十元没有花掉。我看到一对老夫妻拿着几本书走向收银台。他们显然是一对老年知识分子,一辈子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夫妻相,都有着圆圆的红润的脸。我上前去说,我有购书券,能否用于你们结账,而你们给我三十元钱。不等我说完,老头儿摆摆手说,不要不要,别说了别说了。那样子好像我是个骗子。那时候世纪之交,一切向钱看,社会上确实有很多为了钱不择手段的花招。我有些不甘,主要是不乐意老头儿对我的态度,给他看购书券,解释说我不是骗子,只是想把自己用不完的购书券换成钱。老头再次打断我,而老太太分明是接受了我的想法,对老伴说,那就用她的票呗。老头儿呵斥她,不许她理我。两人一起向收银台走去,老太太只好回头为难地看看我。我没趣地站在一边。

关于钟楼书店的记忆,零零碎碎,能想起的就这么多。后来单位搬迁,我的工作调动,不再经常去了。再后来不知道哪一年的哪一天,新闻里说钟楼书店搬离钟楼,去往柏树林街,虽然还叫钟楼书店,但离钟楼有一站路了。相信很多市民跟我一样,心里非常失落,一个地标性的书店,就这么又没有了,文化古都,难道就不能保留一点文化记忆和尊严吗?好在建筑没有拆除,随后几次路过,看到它成为电器店、鞋店,心中怅然,很不舒服。又后来东大街大面积拆迁维修,行走都不方便,也不再想起,曾经的钟楼书店,现在经营着什么。

突然得到消息,钟楼书店将要回迁。

它的迁走与回归,都不是我等普通小民能够决定的,就像西安饭庄,它是几代西安人的记忆与情感,得到过周总理的关怀支持,是东大街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为什么非要拆了重建?扩大经营规模的话,不能另选新址吗?唉,这都是我们搞不懂管不了的事,瞎操心而已。大多时候,情怀和文化,什么也不值,经济才是硬道理,世上事只能这样解释吗?

只是感叹时光流逝,我的青春竟然那么遥远了,有关钟楼书店的那些画面,一去不返。如今购书,也都是网上解决,很少再走进实体书店。或许有一天,中年的我会再次来到王者归来的钟楼书店,如果遇到一个年轻人要转让或者兜售他的购书券,我当乐意成交。

新闻推荐

外国友人遗失物品 的哥放弃营运送还

4月27日11时许,陕AD90925司机李强强从东新街附近拉载了一位外国友人,送至西安北客站附近一酒店时,乘客的朋友王先生已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