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次探访西安绕城高速施工现场 13公里路锥保畅通
路面上摆放的路锥保畅通
自3月3日,西安绕城高速路面整治工程启动,细心的市民朋友们可能已经发现,半幅封闭24小时施工现场之外,西安绕城分公司路政大队的工作人员,用一个个反光路锥,在原本半幅路面上构建出了临时双向通行通道,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而就是这样一个个反光路锥,构建出了秩序和畅通,工作人员每一次巡逻如同抢险,以数秒的方式守护平安,确保每一个路锥保持在应该出现的位置。
一夜之间摆好13公里路锥
3月15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绕城分公司发布了20秒的现场视频,宣布西安绕城进入第二阶段施工,曲江至灞桥段封闭,完成改道。画面中一个个红白相间的橡胶反光路锥像等待检阅的士兵,顺着车行方向延伸至远方。
这一个个路锥,是3月14日夜西安绕城分公司路政大队的12名工作人员一夜之间“变”出来的。
西安绕城半幅路面宽35米,3个常规车道加1个应急车道,改成双向2车道通行不是难事,可要确保车辆各行其道,又要想办法杜绝司机出现调头、插队等既危险又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要满足快速变化的要求,必须使用路锥做出清晰隔离。
西安绕城分公司绕城南路路政中队二班班长杨博伟说:“为配合施工,按照现场交通渠化思路,我们要在当天22时到次日6时之间完成路锥摆放,第二阶段的作业面10公里,对应的施工路段10公里,同时为了给广大司机做减速、改道等一系列提醒,我们在进入施工区域和驶离施工区域都设置了1.5公里的路锥提醒,这是国标的三倍。我们12位工作人员,将作业面分成4个区域,每2.5公里由2个人负责,按照2米间隔摆放路锥,另外4位同事,分别负责进入前和驶离后的1.5公里。”
就像是用脚步丈量了西安绕城高速的长度,这对平日里以车巡到达点位,立即处理问题的路政工作人员来说,不仅是速度考验,更是体力和耐力的巨大挑战。
2分钟换好轮胎数秒处理路面险情
自长安路收费站上高速,一路向东行驶,快到曲江收费站时就远远可以看到一个个红白相间的路锥。路锥高约1米,沿路面标线整整齐齐延伸至远处,不时可以看到圆柱形防撞桶设置的隔离区和警示、提示标志。
杨博伟说:“随着城市的发展,绕城的日常车流量非常大,特别是南绕城很大程度上是上班族通勤首选。完成改道之后,日常巡查的重点就是确保这些路锥保持在自己应该出现的位置,一旦被车撞跑或者有人私自移动,都是巨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在巡逻路上,有一处锥桶发生了位移,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同事报点位。不一会儿,对讲机里再次传来位置,杨博伟立即和驾车同事重复位置,抵达现场后拍照取证,恢复路锥位置继续行驶。
杨博伟说:“根据前三天的运行,我们将向东、向北行驶的车道改成了1个车道,将向西、向南行驶的车道改成了3个车道,尽可能保畅通。这样与以往在应急车道停车,排除安全隐患的作业方式不同,为了不因恢复锥桶影响后续车辆通行,我们采取的是对向作业方式,也就是说单车道巡逻发现问题,由对向多车道巡逻同事来处理。”
说话间,前方发生了拥堵,经指挥中心回传画面,杨博伟了解到是有2辆私家车发生了追尾,为了尽快消除堵点,杨博伟和同事们进行了现场临时改道,到达堵点后引导发生追尾车辆拍照取证,迅速移动到对向车道的应急车道上。
杨博伟说:“我们和西安交警高交大队是联勤联动模式,尽管施工期间应急车道可以使用,但大多数司机在路况畅通情况下,是不会主动使用应急车道的,追尾车辆在应急车道上等待交警拖车,一方面排除堵点,另一方面比在常规车道上停车要安全得多。”
很快交警赶到现场,双方司机指证因前车突然无视路锥调头,造成了后面2车追尾,与交警对接现场情况后,杨博伟和同事继续巡逻。
不到10分钟,指挥中心再次传来画面,一辆黑色帕萨特小轿车在向北方向的常规车道上打着双闪,司机正在尝试更换备胎。停车的同时,杨博伟和同事已经从车上拎下来一个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千斤顶。他对司机说:“用我们的,你去抱备胎去,我来弄!”
只见杨博伟单腿跪在轮胎前,拎着扳手三下五除二就松开了螺丝,他的同事已经支好了千斤顶,飞快地升高了车体。两人动作默契,不到2分钟轮胎就换好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驶离施工路段,杨博伟和同事的巡逻还需继续进行。他说:“因为是施工路段,所以要格外关注,但其实南绕城都是我们的辖区,这些路段的日常工作照旧。”此时路面有一条被遗忘的绳子,杨博伟和同事再次停车,他们一人打着手势提醒远处的车辆,另一人迅速从路面捡回绳子。
杨博伟说,希望广大驾驶员和市民朋友,为了长久的“畅”,包容一时的“堵”。希望大家在施工期间,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千万不要擅自移动锥桶。
文/图本报记者李佳
新闻推荐
3月19日,西安住建局官网公布《关于印发<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住建领域环境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就做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