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动力 促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

三秦都市报 2021-03-12 04:33 大字

解慧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理学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市教科文卫委员,西安市政府教育督学,西安市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曾荣获教育部重点课题先进主持人,“十三五”陕西教育改革创新突出贡献人物,陕西教育创新年度传媒奖,推动陕西教育发展杰出贡献人物, 陕西教育改革典范人物,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获得国家及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4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重要课题20余项;参编出版专著20余部。解慧明在周至调研特殊儿童教育

近两年来,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创建“三秦学生记者”全媒体平台、试点学校与采访线推动,开办思政课师资培训及“行走的思政课、记录的思政课、感悟的思政课”系列特色活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如何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西安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及实践方面有哪些难点,如何破解?本报记者专访了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

记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作为西部教育的高地西安,西安市教科院如何推进思政课教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解慧明:近年来,西安市教科院不断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构建“131”教科研工作新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创新西安特色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深化西安教育“名校+”创新品牌,深耕西安好课堂,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1+2+N”教科研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整体部署,提高思政课的领导力。近年来,西安市教科院围绕思政课建设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为依托,由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工作小组负责安排,全院统筹规划,整体安排思政课工作的推进,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促进工作高效开展。

立足课堂,开展思政课观摩活动。为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要求,西安市教科院立足思政课堂,定期开展全市范围的线上线下研课磨课、教学沙龙、“教学问诊”等各类教学观摩活动,真正让思政课鲜活起来,走进学生的心灵。小学阶段开展启蒙性学习,通过道德情感启蒙,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开展体验性学习,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开展常识性学习,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先后组织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聚焦课堂教学观摩”、西安市义务段统编教材课例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同上一节课”教学观摩、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大赛等活动。同时,还通过“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基于统编教材的校本研修及思政小课题研究等强化对统编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发挥了西安市教科院对思政课教科研的引领作用。

注重培训,锻造思政课骨干队伍。西安市教科院坚持把建设“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放在首位,锻造一支思政骨干队伍。一方面组织市级教研员和思政骨干教师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培训,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市、区、校三级培训制度,通过集中面授、网络培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对于边远郊县特别是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遴选省市级名师工作室教师开展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逐步实现了统编教材的全员教师培训,加快了西安市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教学,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为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爱学真学、真懂真信。西安市教科院积极变革思政教师育人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深耕课堂,推进思政课“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设立了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研究、思政活动型教学实践研究等市级规划课题,引导思政教学方式的变革;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鼓励学校思政教研组积极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政协、时事评论与演讲、感恩教育及思政学科节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着力拓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大思政教育实践体系。

学科融合,构建思政大格局。西安市教科院将思政学科建设和学科思政建设有机融合,构建思政建设创新大格局。设立学科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全面推进学科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着力提升课程思政工作的精准性、融合性、有效性,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大格局。并定期组织各学科教研员进行交流研讨,共同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有效带动并促进西安市思政课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培养主力,推动班主任队伍素质大提升。加强和改进思政课,需要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西安市教科院创新成立15个市级班主任工作室,对班主任如何提升思政工作质量进行探索,鼓励班主任积极研究德育方法、有效开展德育活动、提升班主任思政工作水平。多次组织班主任培训工作,内容涉及班主任基本素质、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记者:“培养什么人”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命题,西安市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呈现出哪些创新点和亮点?

解慧明:一是改革评价,突出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引导。西安市教科院2014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近年来,我院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为引领,对教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评价改革破解唯分数论的顽障痼疾,突出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引导,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学中教育教学评价的转变,引导并激励学校加强思政课建设。

二是加强科研,引领思政课建设纵深发展。西安市教科院积极组织开展思政课专项课题研究,如:《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研究》《高中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策略研究》《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究》等课题。同时,我院每年积极组织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将思政课列为专项成果评选,从中评选出具有引领意义的思政课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展出,对全市思政课的实践和创新提供积极借鉴。

三是抓住关键,以思政课建设带动德育提升。2020年,西安市教科院以“抗疫”为契机,同备“抗疫”思政课,引领居家学生在“抗疫”中全面成长。2020年8月,陈海兰、王利老师走进秦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给参与市级培训的思政课教师做专题讲座,指导学员以《保护大美秦岭》为题进行集体备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陈海兰、王利老师多次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指导学校抓好必修选修课程建设,对必修的统编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各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探索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促进思政必修课程提质增效。与此同时,还指导一线思政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开发了诸如《生活与民法》《财经与生活》《未来企业家》《汉服风韵》等鲜活、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程,实现了课程体系的丰富性,以课程建设促进思政课全方位提升。

记者:作为西安市教科院院长,您在思政课教学和课程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有什么体会?

解慧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办学治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特殊重要性。新时代国情、党情、民情、舆情、社情不断在变化,“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对于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要深入研究各学科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学科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学科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把革命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学科思政教育,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价值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记者:西安市教科院在思政课教研与实践方面有哪些难点?如何破解?

解慧明:通过近些年的努力,西安市思政教育大格局基本形成,但思政课建设还存在三个“不足”:一是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整体不足,中学思政课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二是市、区两级的思政课专职教研员配置不足;三是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度不足,教学质量监测仍不到位。针对这些“不足”,西安市教科院设立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学科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两个中心为抓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持续深入推进西安市思政教育工作纵深、特色、内涵、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李成河孟琳

新闻推荐

奔驰车套牌上路 被罚5000元扣12分

本报讯(记者晁阳朱娜)为省停车费,男子开奔驰套牌上路被未央交警查获,男子被罚款5000元,驾驶证记12分。3月9日,西安交警...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