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书老人 □萧行
每次去北关电动车市场送货,我总要在安远门外的过道停留片刻,那里有个书摊,一本本泛黄的书籍杂志被整整齐齐码放在一块塑料布上。我喜欢蹲在一旁,翻翻有没有我喜欢的书籍或者杂志。
摆书摊的是一位老人,有七十好几了,头发花白,脸庞黝黑,一件对襟大褂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应该是关中人,一口地地道道的关中口音,听上去特感亲切。我是2006年到的西安,当时电视台的各个频道正在疯狂地连番播放《武林外传》,佟掌柜那一口纯正的“女子”“瓜怂”“没嘛哒”“额滴神唉”等等关中口音,听得我五迷三道,欲罢不能。
我不知道地摊上那些泛黄的书籍杂志老人是从哪儿收集的,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宝书、语录、选集,也有流行一时的青春杂志《女友》《青年月刊》《读者》《知音》等,当然,一些名人名家的大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红高粱》等,我床头柜上的《尘埃落定》《兄弟》《米》都是从老人的书摊上淘来的。
去的次数多了,老人对我也有了印象。每次骑车到北关电动车市场送电池,哪怕绕个道,也要到老人的书摊转转,有时碰到雨天,或老人没出摊,还会有一阵莫名的遗憾。停好车,蹲在书摊旁,我和老人并不多说话,有时只是笑笑或点一下头。我喜欢看一些文学性较强的书籍和杂志,特别是一些当代作家的大作。老人摸透我的习性,每次过去,老人会特意从他那辆代步的三轮车上取出一摞杂志给我,像《小说选刊》《延河》《当代》,都是一些文学性特强的杂志期刊。我大喜过望,双手直搓,像个孩子似的手舞足蹈。
我是老家浙江长兴一家非著名电池厂驻西安的销售主管,经理、销售、服务一把抓。每天只要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剩下的就是大把时间。我是一个不喜欢扎堆凑热闹的人,闲的时候就喜欢骑着电驴大街小巷瞎转悠。从我居住的东二环市政家属院出发,往南我到过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生态园,往北我穿过未央路一路前行到过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往西我到过阿房宫遗址,如今早已不见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到城东的白鹿原上采樱桃。
大街小巷穿行得多了,我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西安城的书店特别多,各种各样的大部头书籍挤满书架,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学术类的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
同时,形形色色的盗版书也多。每次看上一本新书,不管印刷多么精美,装订多么厚实,只要丢下10元钱我就可以大摇大摆拿书走人。有时想想,真为那些呕心沥血,埋头伏案的作家们心酸,一生的心血,就这么廉价地被盗取了。
想得多了,有时就觉得自己特无耻。我是不是那些黑心书商背后的推手呢?没有我们的推波助澜,哪有他们的风生水起?
自碰到摆书摊的老人后,那些盗版的书籍,我再也没有手痒过。
老人收集的书和杂志特多,就堆放在一块褪了颜色的塑料布上,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过来,蹲下,翻翻,碰到心仪的丢下一元两元几张毛票,拿书走人。老人从不和人议价,你看上了,觉得值几个钱,就留几个钱。老人躺在一张竹编的躺椅上,捧着一只丢了色的搪瓷杯,半眯着眼,似睡非睡。
有那么一次,老人见我来了,倏地站起身,冲着我咧嘴说了一句“来咧”,我也精神一抖擞,破天荒啊,赶紧应声“来咧”。老人颠吧颠吧从躺椅上拎出一个印有“雷锋”头像的黄书包,神神秘秘地掏出一本被牛皮纸包裹严实的大部头说:“瞅瞅,喜欢不?”我很好奇,啥东东啊,还这么严肃。为配合老人的肃穆表情,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展开包裹严实的牛皮纸。“哦,额滴神唉!”竟然是一本1993年初版的《废都》。
书的封面已经泛出淡淡的黄色,一缕似有似无的淡淡书香沁出。翻开封面,扉页的左下角写着“孙建国,1993年购于碑林书店”。
我如获至宝,给老人掏出50元钱,老人坚决不收。我过意不去,一定要给,这可不是50元钱能掂量的心意啊,后来,老人见我执意如此,就收了我10元钱。
为了这本《废都》,我还查了贾平凹先生的工作单位,如果能得到大作家贾平凹的亲笔签名,那可是一份莫大的荣耀啊。后来,我真骑着电动车带着书按图索骥找了去,只是被门卫给挡了。门卫说,贾主席事务繁忙,不常来,具体什么时候来,我们也说不清,就是来了你也不一定能见着,要见的人排着队呢。想想自己的冒失,只能是哑然失笑了。
2016年,我所在的那个非著名的电池厂家倒闭了,没了后方的依托,我只有灰溜溜打道回浙江老家了。
在西安兜兜转转10年,遇到的人,碰到的事,不计其数。有些事过去了,有些人淡忘了,唯有安远门外那个卖书老人,至今我还念念不忘。那些年,尽管我无数次去过老人的书摊,但我们交谈并不多,我不知老人姓甚名谁,以前是干啥的,是退休教师?是工厂图书管理员?还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关中老人?就像老人不知道我这个五大三粗的南方人大老远骑个车到他们北关去干啥?可这重要吗?
新闻推荐
小区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体育器材区域地面刷了有颜色的材料,但总掉色,这安全吗?一下雨色料就跟着雨水跑2月24日,雨天,西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