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不回家 记者 牛敏
刘长伟
刘鸿睿
李昔胜
在过去的一年里,不管你挤过多少次高峰期的人海,跋涉过多么漫长的山川路程,归途只有一个。 每逢春节,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旅行箱的车轮、匆匆的脚步都将抵达同一个目的地——家。人们对过年的定义,就是家人围坐,吃喝聊天,嗑着瓜子晒太阳。 而在刚刚翻开扉页的2021年,过年的意义,被重新诠释。 抗疫,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角力。随着春运的到来,疫情也有多点散发趋势。为了不增大防疫工作的压力,全国大多省、市都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
归家人离开,“原年人”留下。 有人说,长大后的过年,最大的意义就是团圆。在很多人朝家奔赴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原地,带着家人的牵挂,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每年只回一次老家,今年回不去了 刘长伟,延安大学教师
他的老家在河南周口,一个年味挺浓的地方。年关将近,他好像随时都能嗅到那种热闹而蓬勃的气息。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炸鱼块,鱼会选择又肥又大的红鲤鱼,杀好洗净,用调料腌制后,挂在院子里风干两天,然后剁成小块,裹面粉、蛋液过油炸到金黄酥脆,蕴藏着农家人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的寓意。鱼块会炸很多,保存起来,正月里随时想吃了烩一碗,是能一直咂摸到元宵节的美好期盼。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早早起床,开门炮放过之后,天还不亮,冒着热气的饺子就被端上饭桌。整个新年,蒸包子、炸鱼、炸鸡的香气都会从大大小小的门扉里蹿出来。
但是,今年过年,他决定不回去了。
刘长伟是延安大学的一名教师,在延安工作十几年,几乎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倡导原地过年,他也决定留下来。
“春节人员流动大,风险高,防疫压力也大,我们就不添麻烦了。”刘长伟说。
不过,不回家过年,对他来说,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离家远,一年本来也就春节回一次。”虽然自己是教师,每年都有寒暑假,但妻子在事业单位,假期少,平时基本没时间跟他一块儿回老家。
“现在每年一次的回家机会没有了。”当他告诉父母这个消息的时候,河南老家的过年准备正是火热,“他们肯定是有点失望的。”刘长伟说,离家多年,父母最是期盼过年的时候他能回到身边。但疫情之下,老人们也能理解他的决定,并忍不住担心过年不回家的孩子,时不时在电话里叮嘱多穿衣服、吃好点,注意休息。
对亲人的牵挂,是风筝的线,连着彼此。
刘长伟的父母今年60多岁,身体不算好。以往春节,他都会尽量回家过,即便来回路上就得两天,回去后只能匆匆在家停留不过三天。
心意,并不会因距离就变得稀薄。
今年决定不回家,刘长伟早早为父母准备好了年货:钙片、陕北的红枣和苦荞茶,“现在给父母买的,更多是跟健康有关的东西。”电话也比平日打得更勤快了,有时哪怕只是短短聊上几句。不过,总有一些话题是不变的:“都是先问母亲腿疼好点没,父亲血压高不高,然后再聊别的。”
在无法团聚的日子里,刘长伟只能通过电话关心父母的健康。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说,自己最大的改变是,觉得健康是最重要的。此刻也许不能团聚,但他想,只要彼此安康,就能把陪伴延长一点,再久一点。
学做粘豆包,怎么也调不出父亲的味道 刘鸿睿,延安唐乐宫厨师
春节将至,唐乐宫的生意愈发好了,作为厨师长的他每天都忙着琢磨如何创新菜式。刘鸿睿喜欢这种忙起来的感觉,特别是快过年的时候,因为只有忙起来,才能暂时不想家。
黑龙江省属于疫情高风险地区,今年春节,他肯定回不去了。
就在前几天,他在电话里跟母亲说今年过年不回家时,心里突然有点难过。
刘鸿睿的父亲去世多年,母亲常年一个人在家。老人家今年78岁了,心脏不好,做过4个支架,用刘鸿睿的话说,就是到了“陪一年少一年”的时候。
“真怕我不在的时候,她突然有个三长两短。”刘鸿睿说,他每年除夕夜最忙,可就是再忙,一般他都在做完酒店的年夜饭后,连夜驱车往回赶。
今年春节回不去,对母亲的思念只能通过“转一笔过年钱”来表达。唯一让他觉得宽慰的是,在外打工的妹妹已提前赶回家,可以陪着母亲一起过年。
最近半个月,刘鸿睿的生活半径几乎不超过50米。每天都在酒店里打转,不是在厨房炒菜,就是在琢磨新菜单。酒店生意好,他没时间也不想出门,只是在不久前,自己专门跑到志丹,吃了一次炖羊肉。
他说,在志丹乡间吃炖羊肉,让他想起小时候在东北吃杀猪菜的感觉。
换了以前的刘鸿睿,恐怕是忍受不了一个人在外地过年的单调。东北人爱热闹,在家乡,他有一帮子朋友弟兄,个个都是和他一样会玩的人:打台球、滑冰、游泳,相互串门儿,有时还为了寻找一道美食开车跑几百里地。
而在春节不能返乡的这一年,他发现,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比玩更重要。比如,为了健康,保持距离;为了健康,原地过年。只是偶尔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些朋友已在返乡路上,想到自己不能回家过年,会觉得有点冷清,有点酸。
“过年了,想对家人说点啥?”问到这个问题时,刘鸿睿突然眼圈发红,“希望母亲身体好一点吧,多活几年,毕竟,‘母亲在,才有家可回’!”
来延安工作两年,对现状还满意的刘鸿睿忍不住想,等过完年,疫情好转的时候,开车回去把母亲接出来,也带她看一看延安的宝塔山。
他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春节前都会做许多粘豆包,放在户外的储藏间冻起来,几乎能吃一个冬天。“那个豆沙馅儿软糯清甜,真是儿时的美味!”后来每到过年,刘鸿睿都会怀念父亲做的粘豆包。如今只身在外,他也曾尝试做一些粘豆包给自己吃,可虽然是厨师,却怎么也调不出父亲的那个味道。
不能团圆的春节,扩大了下一次团聚的期待值
李昔胜,延安市人民医院医生
国家交通运输部预测,2021年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单是延安火车站的客流量都会在15万~20万人之间。而李昔胜,不是这千万中的那一个。虽然延安离西安并不远,坐动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不过,他还是决定留下来原地过年。跟以往不同,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散发,他所在的延安市人民医院在今年春节期间,要求绝大多数科室都有医生在岗。
李昔胜主动申请留下值班,“回去也是两头牵挂,怕有事赶不回来。”
去年春节,他就有这样的经历。因为疫情突然暴发,李昔胜在大年初二就收到医院要成立发热门诊、要求各科室医生支援的通知。在家才待了三天,他就匆忙地赶回延安。
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在市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救助新冠肺炎患者,但至少能通过门诊筛查缓解一些民众恐慌,也能给一线的同行们减轻少许压力。”
跟他一样,从各地重返工作岗位的还有20多位同事。而今年,整个医院大部分医生都会选择原地过年、坚守岗位。
腊月二十三一过,年味立马浓了起来。街上已挂起了红灯笼,但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并没有明显减少,疫情之下,人们对疾病更多了一层防备。
每每在医院看见有人带小孩,李昔胜就会想起自己的妻儿。李昔胜的儿子今年8岁了,随妻子在西安,因为夫妻俩都是医生,又分隔两地,平时聚少离多。妻子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他无法替她分担家务;儿子放了假经常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自己在小区里玩,他无法陪伴孩子。一想到此,李昔胜就有种深深的愧疚感。
疫情又起的春节,“身体健康”成了他和妻子电话里聊得最多的话题。作为医生,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人群,节假日值班也是常事,他们都能相互理解,只是把对彼此的关心都藏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叮咛里:“记得好好吃饭。”“上班做好防护。”“别工作到太晚!”
彼此健康,是他们在这个新年送给对方极为珍贵的祝福。
在李昔胜心里,医院是城市里一个温热有微光的地方,每时每刻都在守护人们的健康。虽然远离亲人,但医生这个职业让他时时充满温暖。
他根本来不及去想这个春节一个人在延安过年会不会有些冷清,只能顾着把眼前的事做好。
“等过了年,忙完这一阵,回去好好陪家人。”这不是随口的一句敷衍,李昔胜已经计划好,过完年回家,一定要带上父母妻儿好好出去转一转。一个不能团圆的春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扩大了他对下一次团聚的期待值。
过年,对中国家庭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是一顿家宴,亲友往来,围坐守岁。但疫情之下,每个人或许会对过年、团聚有新的理解。
不是不想念,不是不团圆,只是对很多人来说,耐得一时冷清,是为了之后的相聚更值得。而当下,有远比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更重要的事,那便是你我安好。
新闻推荐
舞台剧唐代宫廷燕乐《鼓》演出剧照这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一次“重生”。那些来自盛唐的清音遗韵,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