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儿童绚彩衣 红红火火迎新年
清末的红缎地彩绣福禄寿童袄,很醒目。红袄绿裤童套装,红配绿也是一种传统喜庆配色。
○张义文/图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过年的儿歌从小飘荡在街头巷尾,新年怎么少得了新衣?小时候,每年一进腊月,勤劳的母亲白天忙洗忙涮,晚上就熬夜为我们缝添新衣。而今,新衣已不再是新鲜事,新年新衣裳的习俗却还是铭刻于心。
神话传说中,过年和驱赶年兽有关。相传有一年兽,每年年关都会进村作恶;但它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就有了人们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等习俗。到了大年初一,人们穿红色衣服,敲锣打鼓,以驱邪消灾。另一种说法是,新年穿新衣不仅有驱邪攘灾的含义,还有除旧布新、纳福祈年的寓意。
新年穿新衣的习俗由来已久。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南北朝梁宗懔撰稿)中曾有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追述北宋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梦华录》云:“正月一日年节,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描写南宋都城临安市情风物的《梦粱录》记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清代潘荣陛编纂的《帝京岁时纪胜》是一本讲述清代北京岁时风土的杂记,其中也有记载:“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可以看出,在不同历史时期,穿新衣都是迎接新年的一项隆重“仪式”。
新年穿新衣,是小孩子最向往的。在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馆藏中,就有几件清末孩童的新年服饰。岁月蹉跎,年年岁岁,但新衣新帽和华美佩饰,一直都与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相得益彰。其中一件红绸地彩绣蝶恋花童坎肩,衣长41厘米,摆宽47厘米,领深5厘米,圆领,对襟,红色万字牡丹织锦地,青色纱质衬里,内蓄丝绵。一字扣襻,扣有铜钮五颗。红底上绣有牡丹、菊花、瓜、蝶等图案,针法有套针、抢针等。瓜、蝶寓意瓜瓞绵绵,祝颂子孙昌盛、福寿绵长。整个马甲纹饰布局疏密得当,色彩搭配合理,用料上等,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应为官宦人家的物品。
另一件红袄绿裤童套装,袄的两袖通长49厘米,袖宽12厘米;裤长39厘米,腰23厘米。上衣是一件五彩绣镶边童袄,彩绣不规则花朵,十分童趣可爱。衣领处镶一道绿边,与绿裤相呼应,整体看起来轻松活泼。腋下以两根绿色带子相系。袖口处,镶嵌锯齿状边。裤,开裆;绿缎底,上绣花朵。裤管处,镶嵌锯齿状边。红配绿,在古代儿童服饰上是常见的搭配。《金瓶梅》中就提到一句俗语:“红配绿,看不足。”
还有一件红缎地彩绣福禄寿童袄,也非常喜庆抢眼。衣长42厘米,摆宽34厘米。此袄为斜襟,右衽。领处镶淡黄色缎边,上有花卉纹饰。衣摆、袖口、左右开气处,加滚一道黄色细窄缎边。斜襟为衣襟的一种,亦称“扯襟”,从领口斜开至腋下;通常婴儿穿用的中式衣衫,都是斜襟,亦名“和尚领扯襟衫”。衣襟由领口直斜至挂肩以下者,称“大斜襟”。衣襟上五彩绣福禄寿三星,左起第一位白眉长须,前额隆起,捧着寿桃,拄着手杖的老翁为寿星,又称南极仙翁。第二位手捧如意者为福星,《字林》记载:“祯祥也,福也。”福的含义十分广泛,包容了世俗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中国人所谓“吉祥”,多指福而言。第三位手拿羽扇者为禄星,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在这件童袄上绣福禄寿三星,也是在祈愿穿戴这件衣服的小孩来日得三星照拂,科举及第,福寿绵延。童袄胸前、两肩处还都有牡丹花卉,用到了劈丝、平针、打籽等针法,鲜艳生动。整个小袄喜气洋溢,率性可爱。
以前每逢春节,还有各种各样的着装讲究和禁忌。比如大年初一,忌将新衣弄坏。这一天,姑娘媳妇也忌动剪刀、针线,忌裁衣缝衣,还忌说“碎”“破”“扫”等用语。
从古至今,过年穿新衣是传统民俗文化不可少的内容。过去在这一天,再穷的人家也要清洗整齐,重新缝补,或是把旧衣服重新染色。红色代表着团圆喜庆,有些地方的姑娘们还要插红绒花或扎红头绳,增添喜庆气氛,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所以,才有了民谣:“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新闻推荐
身边人 身边事 第428期 投稿网址www.huashphoto.com
坐下歇歇1月31日,西安明城墙上,游客们逛累了坐下来休息,享受美好时光华商摄友冯长生摄回家的路2月1日,西安火车站,带着众...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