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败论英雄 西安航天中学高一(4)班 熊翊翔
英雄是为何种人,至今尚无定论。英雄可以是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也可以是史书上记载的那种如同李广岳飞武艺高强的将军;甚至可以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叱咤风云的李白苏轼。
人常言,不以成败论英雄,如同江东霸王项羽,豪气一生,纵横天下,一身武艺,力拔山兮气盖世,破釜沉舟,破秦关,灭秦军,烧阿房,成就了一番大业。但就算占尽地利天时,还是被刘邦击败,落得个围困垓下,自刎乌江的下场。项羽不仅败给了刘邦,还败给了他的自大与狂傲。他一生的功绩,毁于一旦,自己宏图霸业的理想,也如那乌江水般滚滚而逝。他举起宝剑,悲愤地抹向脖子,结束了名为项羽的英雄的一生。项羽为何能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作为英雄而论呢?不在于其将才与武艺,也不在于其勇猛和霸气,而在于他那坚定不灭的尊严和面对死亡的不畏姿态。
但若有一个人,没有领兵打仗的才能没有高超的武艺和将才,他的失败,还能否让他被称为英雄?荆轲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在他人看来只是一个与挚友高渐离在市中狂饮烂醉,纵声高歌的浪客。可就是这么一个狂放不羁,随波逐流的浪客,毅然接受了一个关乎国家命运而又无比艰难的使命——刺秦王。在燕太子丹的催促下,荆轲持着包裹着淬毒匕首的地图,领着秦舞阳,于凛冽易水旁高歌《易水寒》头也不回地踏向秦宫。淬毒的匕首最终没能刺进秦王的胸膛,荆轲被一剑斩落于地,他倚柱而大笑,笑声同那易水之歌印在了史册之上。作为一个暗杀者,荆轲并不合格,不仅没能完成暗杀,甚至他的前半生都没有什么惊为天人的成就,以世俗之眼光判断,他输得彻彻底底,是个失败者。但使得荆轲能作为英雄而论的,是那交付未来和一生的勇气,是那踏出的惊世一步。
穷尽一生去追求一件事情,为此付上生命,却还失败的人,还可否被称为英雄?身为戊戌变法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谭嗣同与康有为等思想先进一心救国的人一同踏上了维新变法的道路,联合光绪帝,开学堂,修铁路,改制度。力排众议,与众人齐心协力想挽回将倾大厦。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众守旧派的反击使得人心惶惶,光绪帝被软禁,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国外。危难之际,谭嗣同站了出来,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向南而拜,抛头颅洒热血,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上留下点点猩红。当谭嗣同毅然站在法场之上,双目炯炯,眼里映的是家,是国,是多少年复兴中华的愿望。他能作为英雄而论的,是那勇于献身的背影,是那直冲云霄的呐喊。
若以成败论英雄,世间将少多少站在历史节点的巨人,又将少多少点缀在时间夜空的明星。项羽在乌江旁倔强的自刎,荆轲积蓄多年只为刺秦的不归匕首,谭嗣同那豪爽的“维新需有人流血牺牲”的决然,都是极致的英雄之美。他们都是失败者,但这群“失败者”的英雄气概正于他们做出觉悟的那一刻迸发而出,如闪耀的流星,划过天际;如喷薄的力量,击落星辰。他们不像有些英雄如太阳般持续地燃烧着,他们像超新星爆发一般,像焰火升上天空一般,在极短的瞬间展现着最为极致的美。
英雄的价值不在于成败,而在于其光辉。后世之人啊,不应“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应振聋发聩地反问“何以成败论英雄?!”
新闻推荐
清晨6时戴上安全帽徒步巡查施工现场 工程把关人:保安全抢进度交出满意答卷
华商记者换装体验(3)西安十项重点工作本期换装角色:市政项目经理助理目标西安十项重点工作第三项全力迎接十四...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