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秩序管理 西安“火力全开”

西安日报 2020-11-20 03:13 大字

交警整顿违法“摩的”。 (资料图片)文明出行在西安已蔚然成风。西安市已营造出车不越线、人不乱行的文明出行氛围。

11月18日下午,市民陈婷前往高新一小接孩子。放学时间,她的车可以在附近的万科金域国际小区免费停半小时,有效解决了接送孩子停车难的问题。学校门口的中央隔离护栏、网状禁停区等措施,既避免了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车辆随意掉头等存在安全隐患,又改变了科技三路的拥堵。类似的缓堵保畅举措,得益于今年以来,西安在交通秩序管理上的“火力全开”。

秩序管理车不越线人不乱行

今年是西安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大建设、大改造、大提升的关键时期。为解决交通顽疾,西安交警全年持续开展两三轮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深化“车让人、人守规”交通文明创建活动、酒驾整治、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10余万例。

18日,从湖南来西安出差的李炳鑫想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从翠华路公交站下车后,他需要穿过马路才能到陕历博门口。他刚站在马路边,车辆主动停下来示意他先行。在得知西安开展的“车让人、人守规”活动后,他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西安交警在全市100处文明交通重要路口,日均部署警力2000余名,已查处“车不让人”26万例,非机动车违法64万余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机动车礼让率已达到98.3%,行人遵章率达到94%,西安已营造出“车不越线、人不下路、车不乱停、人不乱行”的文明出行氛围。

9月1日是《西安市查处摩托车和非机动车非法载客若干规定》实施首日,当日西安交警共查处“摩的”非法载客行为629例。在交管部门的严查严管下,“摩的走不走”变成了“摩的走不了”的事实。

采取全覆盖、零容忍,警便结合等整治手段,西安交警不断加大对“摩的”占道聚堆揽客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截至记者发稿,全市已查扣两轮36715辆,三轮4619辆,四轮1316辆,行政拘留227人,严查严打有效挤压了“摩的”生存空间。

针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快递配送车和外卖配送车违法行为,西安交警、城管联动在曲江新区试点启动城警联动“五车共治”综合治理模式,推行共享单车“113”管理工作机制,即一长(路长)一企(共享单车企业)三员(城管队员、保洁员、店铺店员),并纳入三包管理责任。西安交警联合市交委办与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制定了“不文明骑行者”5级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共享单车违法数据库,设置电子围栏,削减30%以上投放数量,实施单车违规倒查机制,对违反5次以上的骑行人永久禁用单车等措施,有效实现了从罚企业到管用户的根本转变。

打通拥堵54处堵点已打通45处

针对全市54处交通拥堵点段,今年以来西安交警逐一制定了改善方案。针对电视塔盘道行人过街绕行距离远,横穿马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交警协调城管部门在盘道北口实施“微改造”,拆除了部分中央绿化带和主辅绿化带,增加了道路通行空间;强化信号控制,规范车辆通行秩序;优化标志标线设置,明晰通行路权,解决了车车、人车冲突,无序通行等问题,用40秒时间解决了绕行需要15分钟的问题。

在高新一中和高新一小附近,每天上下学期间集散的学生、家长人数约1.5万。为有效缓解车等学生和学生找车导致的拥堵,交警协调学校周边4个小区提供1600余个车位为家长免费开放半小时,在科技三路、高新路设置限时停车泊位26个。在学校门前施划网状禁停区,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设置可移动护栏,遇交通拥堵或突发紧急情况时,可立即打开引导车辆掉头分流。同时在学校周边设置护学岗5处,警车、铁骑巡查岗3处,日均出动警力20余人次。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困扰学生、学校和家长良久的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不断优化交通组织,西安交警在药厂十字,增加了慢行交通设施,试点“信号控制+公交优先”信号系统;在西快速干道-西二环-大兴立交试行信号灯匝道控制;在纬二街十字等15处路口试点施划非机动车二次等候区,用“绣花功夫”实施精细化交通组织。目前,全市已完成45处拥堵点段治理,其余堵点治理正在全面推进中。

一盔一带创马路文明守生命底线

今年3月以来,为落实公安部“一盔一带”行动,西安交警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不带头盔”等违法行为。

“一盔一带”行动开展以来,西安交警通过人像识别、马路学堂、观看视频、法规考试、体验执法等方式,宣传引导市民积极践行“一盔一带”文明交通行为。为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意识,交管部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开展“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买保险送头盔”等;组织快递、外卖、出租车、网约车等重点行业,配齐用好安全头盔、安全带,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7月2日,交警新城大队等多部门在咸东社区举行新城区“零酒驾”社区创建启动仪式;10月26日,西安市莲湖区五一村社区举行创建“一盔一带”示范社区,276户居民均领到了交警莲湖大队为大家免费发放的安全头盔。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西安交警不间断宣传“一盔一带”文明交通行为,进一步增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意识。如今西安市已经有“一盔一带”示范社区85个,“零酒驾”示范社区56个。

在持续深化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中,西安交警依托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通过建立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数据库,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展“扫脸”执法,一键核查当事人身份和交通违法频次,实施精准教育处罚。截至目前,全市“扫脸”人数已达到38万余人。经过整治,目前西安市摩托车头盔佩戴率达到97%以上,电动自行车头盔平均佩戴率从最初的15.2%迅速提升到60%以上,安全带佩戴率达到95%以上。

腾挪共享为停车难找准破题方向

据统计,目前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80万量,车与路的矛盾不断凸显,停车难已成无法回避的问题。以西安市儿童医院为例,2019年其门诊量达260万余人次,每天就诊车辆2000余辆,医院周边的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治理儿童医院周边停车乱、破解停车难问题,西安交警对北马道巷实行限时单行,缓解拥堵;对医院周边道路采取单向通行,实行交通微循环;联合医院、社区和社会资源,内腾外挪,协助医院对内部交通进行重新规划,使院内停车位由450个增至740个。协调医院周边百米之内的6家停车场,优先向就医群众开放,新增就医车位707个。

与此同时,西安交警在全市27处点位试点设置海绵停车位924个,极大方便了市民夜间免费停放;设置53处60余个如厕车位,方便群众停车如厕;在便民市场周边设置限时15分钟临时停车位,方便群众临时购物停车;在全市5.5万个占道停车泊位实行15分钟内免费停放,推动政府投资停车场30分钟内免费停放。目前全市开放的海绵、错时、共享、便民车位已达15673个,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针对车辆乱停放问题,西安交警以全运会77条道路、127条路段和城市3环6横9纵主干道为重点,积极开展辐射全市支路、背街的停车秩序专项治理,今年已累计纠处违法停车3940517例,拖移违停车辆50994辆,有效缓解了原有堵点的通行问题。

短评

在“一增一减”中优化交通秩序

当前,西安在交通秩序管理优化上“火力全开”,针对全市54处交通拥堵点,逐一制定改善方案,在“一增一减”中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增”,是增加交通出行的“智慧成色”。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不仅让交通出行更便利,还对传统的交通秩序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与突破。近年来,西安智慧交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和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依托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动态监测全市交通拥堵指数,为精准治理54处交通拥堵点打下了基础;依托智能信号系统,城市交通“科技范儿”十足,实时提供城市道路网络的运行状态,有效指导市民出行,避开拥堵路段,让城市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

“减”,是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推动交通秩序持续改善,营造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离不开全民参与。一方面,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强化柔性执法手段,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共规则温度的同时,提升其对文明交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倡导交通文明行为,培养市民文明交通意识,让交通违法行为从“数量”上减下来。另一方面,斑马线前一有行人通过,车辆便会减速停车,待行人经过后才重新起步通过。“车不越线、人不下路、车不乱停、人不乱行”,成为西安城市文明的缩影,无论是行人还是车主,都争做交通文明参与者。全民参与交通共享共治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交通违法行为,营造文明交通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道路通行秩序规范,车辆停放整齐有序,优质的出行体验和通行服务,就能赢得民心、让城市更美好;希望西安的城市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交通环境更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晋钰佳)

智能交通信号灯调控车流避免拥堵加剧

今年国庆长假,很多人明显感觉曲江新区没去年那么堵了。据说,这是智能信号系统的自动防溢出程序发挥了大作用。原来,这种信号灯能根据现实路况控制减少进入拥堵路段的车流,自动调流,避免拥堵加剧。

据交通大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智能信号系统在曲江核心主干道调控效果明显,西影路拥堵指数平均降幅29.5%,芙蓉西路降幅7.8%,雁南一路降幅31.2%,慈恩西路降幅38.1%。

据了解,西安市正在进行冬季信号灯优化提升专项行动。目前西安在芙蓉南路、文景路、明光路建设有常态化“绿波带”43条,在芙蓉东路、北池头二路等129个路口实现了信号灯配时与车流自适应。同时在全市主次干道交叉口,设置夜间模式智能信号灯502个。

住在曲江南湖附近的市民贺建晚上夜跑时发现,南湖区域的信号灯晚上和白天的红绿灯配时不同。对此,西安交警表示,这是智能信号灯根据时间进行的夜间配置,在西安市不同地段,智能信号灯夜间模式的启停时间各不同,最早从晚上11点开始,最晚至早上6:30结束。夜间模式下,信号灯的平均等待时间控制在40秒之内,可有效提高夜间通行效率。

据了解,随着西安交警对全市没有智能化的信号灯进行功能化改造的稳步推进,2021年4月主城区信号灯将实现联网联控,届时西安交通智能化水平将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将越来越科学。

记者手记

改善交通秩序西安正在努力

车辆各行其道,停放整齐有序,“一盔一带”守护生命,共享车位解民忧,智能信号灯让交通更智能……这是每一个西安人希望的城市交通秩序,也是西安正在努力的样子。

采访的时间很长,要跑的点位很多,但每去一个地方都靠道路联通,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通畅的道路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交警的工作很繁杂,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采访中很多交警在为城市通畅的道路而忙碌,他们的工作好像永远在路上。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里的人,应该都是爱西安的。因为基础建设,这一年,我们的路并不好走,但看到有司机为行人让路,有游客为主动让行的司机点赞,有家长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孩子,有夜归的人能享受海绵车位……我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正在尽全力给市民创造温暖。

时间最经得起考验,时间也考验着努力。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变化,很快我们出行的路就会从“阵痛”中走出。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记者张佳/文

记者李福民/图

新闻推荐

西安市受邀参加中国西班牙 论坛地方合作线上特别会议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11月19日,西安市受邀参加中国西班牙论坛地方合作线上特别会议,通过视频方式与中西两国代表围绕绿色...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