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深沉委婉的五陵清歌 唐代韦庄《忆昔》赏析
柏朵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这首诗选自《浣花集》。此为诗人有感于长安兴衰而作。题目虽曰《忆昔》,其实却是伤今。
韦庄(836—910),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唐朝乾宁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有《浣花集》传世。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诗人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生时,其家族已衰,父母早亡,韦庄家境寒微,虽才敏力学,但时运迟来。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韦庄正来京城应试,有感于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忆昔》。
此诗前六句用秾丽的色彩描绘昔日长安豪右繁华景象,结尾突然一跌,转写此时的沧桑离乱,往事如梦,大唐王朝已经夕阳日暮。诗人表面上好像是怀念长安往日的繁华,实际上是讽刺批判豪门贵族沉迷声色、醉生梦死,抒发了他对社稷倾危的感叹和对国乱家离的深深忧虑。全诗巧妙地借用了典故、双关、暗示等手法,融深沉的感叹与嘲讽于华语丽辞与景物描写之中,使诗歌风格显得深沉委婉,富有深意。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诗歌的首联从回忆入笔,诗人回忆起当年在长安城游历时所见到的情形。五陵原是指汉代帝王的五座陵墓,因当时在咸阳原上每建一座陵,都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迁至陵墓附近居住,故而“五陵”又代指豪贵所居之处。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峭不知数。”昔年所见,诗人印象最深的是夜半之时,豪门贵族依旧沉溺于灯红酒绿。“子夜”,这里既可指夜半子时,也可指乐府古曲,《乐府诗集·四四·子夜歌》:“乐府解题日: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可知其曲皆歌唱男欢女爱的内容。首联描绘了明月清辉普照高楼,一片歌舞升平、欢歌达旦的景象,实已暗含讽刺之意。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颔联继续描写豪门贵族的奢靡生活。“长似昼”,指这些王公贵日夜沉醉于声色之中。“露桃花里不知秋”,语出《宋书·乐志》中所载的《古辞鸡鸣桑树巅》诗;‘“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韦庄诗借此是要表达富豪贵族们只知享受春风桃李,而不知有肃杀之秋天,讥讽他们全然不顾国家之兴亡。这一联在华语丽辞的背后,诗人的嘲讽之意已经渐露出来。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西园公子”原指魏文帝曹丕。西园,在今河南临漳县西,为曹操所筑。曹丕为公子时常在此夜宴,款待文士。所谓“无忌”,原是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号,这里诗人用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即取其无所顾忌、无所忌惮之意,意指王孙公子们只顾享乐,已到了无所忌惮的地步了。莫愁是古代女子名,《旧唐书·乐志(二)》载:“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这里引用莫愁之名,除了指其善歌舞外,同样也借用“莫愁”二字的字面意思。诗句表面上是说那些歌女不解国事,不知国之将倾,实则是将矛头指向欣赏歌舞的王公贵族。这一联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在工整的形式下,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发人深思。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尾联诗人荡开一笔,把对往日的回想思绪拉回到现实。追昔抚今,感慨万端,此地此景,昨日的繁华,今日的乱离,多么像一场梦。诗人的感叹,实则包含了对前面所写的醉生梦死生活的谴责。最后诗人以景作结,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夕阳西下,逝水无语东流,这暗淡的景象,悲凉的意境,不仅预示着大唐帝国的行将灭亡,也是诗人悲怆情怀的折射。(B)(13)
新闻推荐
西安市莲湖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之家门口有所好学校系列报道(七) 碧空无尽翔万里砥砺奋进正当时 莲湖区机场小学教育集团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是破解“择校热”的关键。今年6月,在莲湖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机场小学与西桃园小学、丰镐西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