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去 记忆难泯 耀州民众抗日纪实

铜川日报 2020-09-30 07:06 大字

杨五贵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直到1945年9月3日日寇投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历经八年,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使其“大东亚共荣圈”的黄粱美梦彻底破灭。

八年抗战期间,耀州民众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用自身行动写下了抗日的光辉篇章。耀州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缘,民众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刚刚燃起的时候,耀州便有不少人家的子弟慨然从戎,其间“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的情景,遍及全县。这些耀州子弟一上战场便奋勇杀敌,有的血染疆场,为国捐躯,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伤痛。

据载,仅中条山一战,耀州子弟便有数十人殒命。翻开《耀县志》可以清楚地看到,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耀县籍有名有姓者即达64人之多,要知道,这可是64条鲜活的生命呀!就是这千千万万个铁血男儿,组成了御敌的钢铁长城,使中华民族免遭亡国灭种之灾!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耀州民众便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这一年,“耀县抗日救国会”宣告成立,为全民抗战奔走号呼。1936年,“双十二事变”发生后的第五天,在西安上学的耀州籍热血青年,打着“耀县救国会”的旗帜,结伴返乡,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是年12月24日,救国会在城内西大操场集会,举行“耀县抗日宣传”大会,与会者五千余人,个个义愤填鹰,人人摩拳擦掌,群情激忿,斗志昂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旅省求学的耀州学子联合当时在三原上学的耀州籍学生,组成了“耀县抗日救亡宣传队”,利用学校放假期间,在今城内西小集中住宿,上街下乡宣传,以唤起民众,共同抗日。他们当年出演的节目有:《精忠报国》《放下你的鞭子》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耀州各小学也纷纷组成宣传队加入其列,大张旗鼓地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当年的这些爱国学生,今已全都作古,但他们的这一义举,成为一道闪亮的历史,留在人们的心间。让我们永远铭记住他们的光辉名字吧——曹振文、任步文、宋东杰、成岫昀、李夙楼等。与此同时,县上成立了“抗敌后援会”,为前方抗战将士捐送了不少财物。

现已作古的耀州城内西街刘汉文老人,曾参加过中条山抗日血战,生前曾讲起这段悲壮经历,无不动容。“一次,和日寇展开了迂回战,赤脚一夜急行军百余里,竟致树桩从脚心扎入,穿脚面而出,毫不知晓,依然健步如飞,那阵儿,所有官兵都将头提在手上,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即使断臂绽肠也在所不顾,谁还在意这点儿疼痛!战场上,之所以如此急行军,只是为了不贻误战机,两军交战,速者胜嘛。”老人述说这番话时,混浊的眸子里瞬时闪现出一丝虎气,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上,再现了一位铁血男儿当年的英姿。

如果以为当年耀州远离抗日前线,日寇的铁蹄不曾蹂躏这方圣土,那就彻底错了,日寇扔在耀州大地上的两枚炸弹,至今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942年3月24日,即农历的二月初八,此间正值药王山古庙会,这天,日寇的飞机两次飞抵耀州上空,在第二次盘旋时扔下了两枚炸弹,一枚落在铁牛滩,一枚落在天宝滩,将耀州城内大户唐家地里的一棵柿子树拦腰炸断,幸无人员伤亡,不过,此举确实使当时的耀州民众惊恐了好久。

硝烟散去,记忆难泯。如今,八年抗战的脚步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绝不可忘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日友好固然需要,但他们血淋淋的战争罪行决不可抹去。

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一定要痛定思痛,勿忘国耻,只有这样做了,才对得起那些当年为国捐躯英烈们的在天之灵。

新闻推荐

西安高新第四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开展思政课建设研讨活动 思政研讨辟蹊径 教育教学显特色

9月29日,西安高新第四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联合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大学与中小学思政课互动机制”为课...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