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为啥屡禁不止
9月1日,《西安市查处摩托车和非机动车非法载客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新规明确,如果“摩的”司机存在非法载客3次以上,上下班高峰期在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场所周边非法载客,非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载客等行为,可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乘车人,则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报载,在新规施行首日,西安交警就查处了629例“摩的”非法载客行为。面对重罚,许多“摩的”司机表示,不打算再跑了,找别的兼职干。然而,也有一些司机表示不屑,认为这也就是一阵风,先观察几天再说。如果查得不严,就偷着跑;如果查得严,就谋别的出路。
在共享单车还没出现的时候,“摩的”是不少人解决上班、回家“最后一公里”最为便捷的选择,也是乘客在雨天被出租车司机拒载后的无奈选择。但凡来过西安的人都知道,地铁站外,两轮、三轮的“摩的”很多。一出地铁口,马上有人来搭讪:“走不?”这些“摩的”,见缝插针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跑得飞快,而且随意变道、闯红灯、逆行,经常把来往车辆和行人吓一跳。甚至,跟机动车剐蹭、把人摔个人仰马翻等现象也不是啥新鲜事。可以说,“摩的”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本次新规的出台,也不是西安市第一次整治“摩的”了。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自诞生之初,就一直遭遇政府的限制、禁止和取缔。西安市早在2000年就下达了“禁摩令”,交警部门与“摩的”司机也上演过多次“猫鼠游戏”,但“摩的”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至今。“摩的”并非西安独有的现象,几乎是所有城市的“牛皮癣”。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多年持续不断打击,西安街头“摩的”非法载客乱象有明显好转。但在所谓的城乡接合部以及远郊,“摩的”的身影仍然比较常见。
“摩的”为啥屡禁不止?小“摩的”牵涉大问题,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提升等诸多方面,光靠交通运输部门拦截、教育、罚款是解决不了的。俗话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摩的”屡禁不止的背后,是群众的需求没有得以满足。乘客并非不知道“摩的”存在安全隐患。之所以选择“摩的”,是因为这种交通工具有公交汽车、地铁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果要赶时间,在道路拥堵的时候,坐“摩的”能够保证快速到达目的地。在可能不安全与快速抵达之间,不难做出选择。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破解难题,就得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一个方便、合适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这包括科学合理的站点布设、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无缝连接与配合以及充足的车辆等,硬件、配套、服务都要跟上。只有加大投入,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提升群众出行质量,“摩的”非法载客才有可能终结。
值得注意的是,“摩的”司机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中大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长。正如他们所说:“但凡有点办法,我们都不会出来拉人,可是要吃饭呀。”如果组织这些“摩的”司机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转业转岗技能,那么告别现在“饭碗”的人会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说,解决好“摩的”这个“牛皮癣”,既要重拳出击,对其进行严格管控,还要通盘考虑民生“饭碗”与出行便利,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一刀切”,而这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陈艳
新闻推荐
全面探讨汽车创新链供应链打造 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10月将在西安召开 汽车产业将成城市发展强力引擎
本报讯(记者黄晓巍)9月10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将于10月21日至2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届供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