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坡村:日子好比葡萄甜

铜川日报 2020-08-14 07:31 大字

?郭西安正在检查葡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张红

八月的铜川,瓜果飘香。走进新区咸丰路街道办野狐坡村绿环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3亩葡萄园,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掩映在茂密的叶子中,甜香四溢。合作社负责人郭西安和家人正忙着检查葡萄生长情况,给葡萄摘掉多余的老叶子。

“叶子养根,根长果,我这葡萄之所以甜和叶子繁茂也有关系。葡萄快熟的时候要及时掐掉老叶和烂果,能增加光照,促进葡萄着色。”郭西安一边检查,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葡萄和其他水果管理不同,今年雨水多,杂草疯长,一定要及时除草降低空气湿度,这样可以减少病害。”

作为葡萄种植大户,郭西安也是村上最早种葡萄的人。上初中时的他,在一次参观园艺时对葡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通过翻阅资料不断研究葡萄种植技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加上急切摆脱穷日子,他从1985年开始试种1亩多葡萄。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自学积累的理论知识和精细的管理,第二年,这1亩多地就挣了3800元。他种出来的葡萄色美、味甜,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大家都叫他“葡萄大王”。他不仅将所学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还将自己精心培育的10000株葡萄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民纷纷种起了葡萄,走上了致富道路。

如今,郭西安的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3亩,还成立了合作社,每年能获利30万元左右。从原来的单一品种增加到了19个,但始终没变的是他对品质的追求。

“我种葡萄有30多年了,一直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精’的思路来发展葡萄产业。”郭西安说:“在疏花疏果上,我每年都要花三四万元雇十几个村民来挨个完成;肥料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为主,而且严格按照比例搭配。一般葡萄成熟期只能卖1个月,我的葡萄成熟后在架上还能再挂3个月,这都离不开日常精细化地管理。”

“再有几天,葡萄就可以采摘了。我今年还建了微信销售群,新区内有人需要都可以送货上门。”郭西安说,他种的葡萄分套袋和不套袋两种形式,以保证从8月到11月都有葡萄供应,从而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葡萄种植管理不能一直都是老一套,要不断更新品种和学习新技术,才能不断提高葡萄品质。”郭西安说,目前,他引进了黑美人、葡之梦、午夜美人、阳光玫瑰、红夏音等18个高端品种进行试种,待栽植成功后,将继续带动村民推广发展新品种,提高野狐坡葡萄的品质,争取让葡萄成为铜川一张名片。

目前,村上种植葡萄约1000余亩,其中,800余亩已挂果,葡萄亩产值平均可达10000余元,葡萄已经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小小的葡萄串起了大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没有落下一户一人,让村民日子过得比葡萄还甜!”野狐坡村党总支委员文阳说,村上将继续在提高葡萄品质上做文章,通过举办葡萄开园仪式等活动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野狐坡葡萄的知名度,让村民都能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夫妻同心共筑幸福家庭 用生活点滴诠释好家风

■记者文艳家庭是船,事业是帆,船儿扬起风帆,帆儿推动船行。李姣和丈夫姚俊杰均工作于灞桥区统计局。他们因统计而结...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