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八十九中赵文轩: 跟紧老师 学出自己的节奏

华商报 2020-08-10 04:46 大字

赵文轩同学高中毕业于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在2020届高考中取得651分的成绩(理科)。高中三年,他自律、上进,学校也为孩子的成才提供了优秀的教师团队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日前他分享了自己高中三年的经验。

高一高二时,赵文轩的学习压力并不是很大,在学习之余他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运动会等活动,同时也借助丰富的社团活动提升自己。

刚上高三时,一轮复习是打基础的关键。赵文轩的语文和英语成绩不理想,为提高成绩,他课上紧跟老师,课下会及时整理笔记,并定期回顾,直至烂熟于心。数学方面,高二学过一段时间竞赛为他打下了基础,他大量刷题,着重整理从未见过的新思路、新方法,向“无题不会”的目标靠近。理综三科也是跟住老师节奏,适量刷题,稳扎稳打。

寒假是赵文轩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尽管网课期间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也不敢懈怠。早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跑步,锻炼身体,也能确保全天上课有精神。有空闲时间他也会拿来做更多的题,加大语文英语科目的记忆量,课上没听懂的部分会在晚上看回放。他还整理了一个生物易错知识点的小本,在碎片时间翻一翻,加深印象。

临近高考,心态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三一年的13次模考中,他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并且习惯了“把考试当玩一样”的想法,缓解考前压力。自始至终赵文轩都跟随老师计划,以老师计划为基础制定自己的复习方案:过课本、过真题、过错题。

赵文轩从小对数理科学抱有极大兴趣,这也使他在高中数理化的学习中更加轻松高效,单科成绩也能做到名列前茅。平时他也会在数理化科目中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并提前学习了一部分大学内容,对高中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除了学习以外,赵文轩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他曾参与班级组织的元旦晚会,在体育课也会以打球跑步等方式来放松自己,他说:“适当的娱乐会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最大化。”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实习生 吴紫微

西安高新三中王钰含:

小本带我披荆斩棘 思维带我乘风破浪

“我的武林秘籍就是我的小本子!”这个用小本子披荆斩棘的男生就是西安高新区第三中学2020届理科班学生王钰含。

提到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王钰含分享了自己的秘密武器。他说会把每一科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在自己的小本子中随时翻阅,每天利用碎片时间给自己充电。除了这一秘密武器,他提到独立思考和理科思维的建立也让他的学习事半功倍。王钰含坦言,上高一时自己的成绩也很普通,是三中浓厚的课堂探究氛围,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让他爱上课堂,给了他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助力他蜕变成长。课堂上,三人为一小组,以“共同体”的形式对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抽丝剥茧的探究,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今年高考他理综275分,物理单科103分,提到最想感谢的人就是物理老师,“物理老师总是在讲题时引导我们从题目出发,但是又不局限于题目。他总是带领我们在解决学科问题的同时建立学科思维。”正是这种潜移默化思维模式的培养让他慢慢积淀,厚积薄发。

在被问到高中生涯最大的收获,王钰含笑着说:“收获最大的是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这里感觉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母校给了我坚定的信仰和梦想的力量。三中是我汲取知识的乐土,更是呵护我心灵成长的地方,教会我遇到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华商报记者 路洁 实习生 康怡妍

黄河中学张宇航:

在试错中不断进步

张宇航是黄河中学2020年高考理科第一名,高考成绩公布后,他的父亲激动地给学校写来感谢信:“孩子在黄河中学中由懵懂无知的少年终成长为了独立坚强的青年,感谢黄河中学在成长路上的陪伴与教导。予孩子以知识,育孩子以品德。”

从感谢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与学校之间联系紧密,家长对老师们的教学特点非常熟悉,“曹太有老师以幽默风趣的教学模式激起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陈拥军老师以细心的工作方式与态度使同学们的数学框架体系有了完整地构建;魏花勤老师英语教学中非常注重翻译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卜海燕老师物理中教与练科学结合,注重对方法的深入探究;郭娟丽老师化学课堂中覆盖许多重点,有很强的高考针对性;赵小芹老师在生物教学时气氛欢快,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中快速进步。而校领导们对学生各个方面问题和一些突发情况都有着很好的解决方案。为孩子在高中的成长铺平道路。”

张宇航同学分享自己的解题思维,他认为理科学习是不断试错和改错的过程,“刚接触一种新题型时,并不是都能一次解对,而不断对不同解题方法的试验便是提高的第一步,这种不断的试错会使你对多种多样的解题方式和不同方面的知识体系更加熟悉。在遇到另一种题型时,这些熟悉的路径便是你称手的工具,即使在高考考场的紧张氛围下,也能熟悉且淡定地尝试各种方法,做到灵活解题。在一道题错误后,正确的改错应以改正自己的方法为主,若能探明自己的路径的局限性,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华商报记者 路洁 实习生 陈杰

黄河中学韦嘉:

注重思考 对手机断舍离

韦嘉是黄河中学2020届高三7班毕业生,三年的高中生活中,他觉得最幸运的是能够碰到在生活中和学习上都一直帮助他的老师。

班主任张丽是数学老师,平时很亲和,如果在学习中感到有压力,同学们就会主动去和她交流。同学们知道了老师的生日,偷偷为老师准备了生日蛋糕,带给她惊喜。地理老师刘琦上课很幽默,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他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思维,韦嘉在这种地理思维的训练下做到了对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地理本来就不差的他,成绩变得更好了。

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黄河中学和西工大附中签约成为合作校,这一点也让韦嘉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益处。老师经常会用西工大附中的考试题目来给同学们训练,这样大大增加了练习题量,拓宽了知识面。

韦嘉认为,学习效果=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方法。学习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找到好的方法更重要。他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通常有一个误区就是仅仅是把书里面的内容记下来,但是对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或者意图完全不关心。如果不思考就吃不透。”而谈到具体的学习方法,韦嘉首先就说要对手机“断舍离”,“在开始学习之前,一定要把手机能放多远放多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其次要有画思维导图的习惯,特别是文综学科要记住大量的理论知识,这时候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特别是复习的时候,可以迅速回忆起重点知识,让复习事半功倍。华商报记者 路洁 实习生 吴紫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中张博文:

无可替代的邂逅 成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

谁都不是天生学霸,更少有人喜欢考试,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中2020届毕业生张博文来说也是如此,回首高中生活,他坦言最美好的三年已然过去,有失落,有悔过,但更多的是收获与离别时的不舍。

能够进入建大附中学习,对张博文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因为当年的成绩仅仅刚够踏进建大附中的大门,“回望当年中考,仅差一分我就可能与建大附中擦肩而过,而正是这场邂逅,这场无可替代的邂逅,成为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旅程。不仅仅只是学习,更是对往后一生的影响。”

三年来,张博文从对班主任的敬畏到亦师亦友,对各种测验的闻风丧胆到易如拾芥,从《梦溪笔谈》到《镜花缘》,从《人类群星闪耀时》到《霍金传》,在建大附中杜斌丞班磨砺,在2020届跌跌撞撞,更在建大附中成长。

谈到学习方法,张博文表示,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在每一次的练习中、测验和考试后发现自己的知识还有哪些没有注意到的漏洞,在情绪紧张焦虑或者低落迷惘的时候得到了同学的关心和指引。用他的话来说,建大附中就像一个温馨的家,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的同学们都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在我毕业的时候,几乎不怎么代课的校长,不用思考就能叫出我的名字,甚至是我们班所有同学的名字。”张博文认为,是这样的校园气氛让大家安然投入到学习当中。

张博文寄语高一新生:“高中时期的学习一定是艰辛又枯燥的,请你坦然接受它。学习是个人的事,对即将进入建大附中学习的学弟学妹们,我想引用霍金的话“如果你有目标,那就去追踪,如果没有,那就去寻找”。选择建大附中是幸运,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选择。对建大附中而言,你们是最棒的,我相信你们,更相信建大附中。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有理由相信你们通过三年的学习,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华商报记者 路洁 实习生 吴紫薇

新闻推荐

统一课程设置 统一师资调配 统一过程管理 统一质量监测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西大附中浐灞中学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报考代码010119西大附中浐灞中学报考代码010532西北大学附属中学1912年创建,1960年重建,1997年晋升为省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