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矿产企业捧起绿色发展新饭碗,浙江湖州乡村换个事业再出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6月29日,浙江省湖州市余村“鲍新民工作室”揭牌成立。今年65岁的鲍新民曾是余村党支部书记,他给来访的大学生讲述了村里30年来的变化。
20世纪末,余村曾靠开采矿山发展经济。2003年,鲍新民带领村民关停了对环境破坏极大的矿山企业。破旧立新,换个事业再出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湖州乡村改头换面。
探索新路“卖风景”
今年41岁的胡斌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以前,由于大规模开矿、建石灰窑、办水泥厂,余村成为安吉县的“首富村”,全村280户居民,超半数家庭在矿区务工。
随之而来的是青山被毁、河流污染、村民健康受损。虽然生活富裕,胡斌并不喜欢这里的环境。2000年,他离开家乡,在上海、西安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很少回到余村。
后来,鲍新民带领全村开始转型探索,发展休闲旅游。绿水青山回来了,农家乐雨后春笋般涌现,优质文旅项目纷至沓来,全国各地的游客争相来这里旅游打卡。
2017年,胡斌从朋友口中听说,浙江湖州有个“世外桃源”。听到余村的名字后,他很吃惊:原来家乡早已大变样!
经过多方考察,他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到家乡,改造自家老宅,办起绿缘客栈,从设计师成为民宿老板。“收入不比在大城市上班少!”他兴奋地对记者说。
除了经营自家民宿,他还帮助其他村民设计民宿建筑。在他的帮助下,首批15户开放式庭院完工,余村也成立了乡宿联盟。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实现了经济转型,成立了旅游公司,重点实施“两山”展示馆群、矿山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收入由2005年的91万元增至2019年的521万元。去年,余村人均纯收入49598元,是2005年的5倍多。
昔日矿场再现绿色
在湖州,像余村一样放弃“矿山饭”的地方有很多。田里的水稻已长到小腿,德清县洛舍镇砂村58岁的沈永芳正忙着清理沟渠,避免水稻烂根。
如今的种粮大户沈永芳,曾是村里的一名矿工,负责用拖拉机运送石块。2003年矿场老板转让矿山,沈永芳一家凑了20万元入股,生活慢慢富裕起来。
但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村子被折腾得没了原来的样子。”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也挡不住隆隆的开矿声和浓浓的尘土味。
2013年,砂村关停所有矿山。3000多名工人、29套石料机组、1000多辆货车,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的矿工们陆续开启了新事业:有人转战去江西、湖南甚至东南亚地区投资采矿业,有人做起绿色农庄生意,有人就地开办钢琴企业……
在村里的支持下,沈永芳决定复垦矿场土地,重新种植农作物,“也算是弥补我们当年对村子造成的伤害”。
2015年,土地平整后,他专心打理庄稼,水稻、小麦轮作,疮痍的土地再现绿色。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通村公路、逐渐清澈的小河……砂村又回来了。虽然收入没有开矿高,但他发自内心地觉得:“‘生态饭’更香!”
如今,他承包农田 120 亩,2019年收入近 20 万元。他提前规划了未来:“明年尝试水稻、小龙虾一体种养新模式,经济效益肯定更好!”
如今,湖州全市已累计完成废弃矿山治理382个,复绿2.5万亩,复垦耕地3.1万亩,开发可建设利用土地4万余亩。
美丽孕育新业态
湖州除了青山,还有绿水。
今年89岁的朱洪洋,是湖州南太湖新区小梅村人,世代生活在太湖边。
他在渔船上住了近80年,很少上岸。以前,所有渔船的生活污水直排太湖,垃圾扔进芦苇荡,加上纺织厂、水泥厂等高污染企业在此聚集,湖岸生态不断恶化。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爆发,也给小梅村敲响了警钟。
除了搬迁涉污企业、修复太湖生态,当年12月,小梅村还启动了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拆除居家船和辅助船只230条,在小梅港东岸建造了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
2011年,安居工程完工,减少直排生活污水60余万吨,水质得到极大改善。
80岁的朱洪洋终于走出低矮、摇晃的渔船,住进陆地上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完成了从渔民到村民的转变。他和家人感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以前,朱洪洋每天凌晨4时开船打渔,只能勉强温饱。现在,渔民后代不再辛苦打渔,他们有了新事业:南太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致富机会,有人当起了观光轮渡的驾驶员,有人从事蓝藻打捞、生态捕捞……
朱洪洋的儿子朱玉林曾在南太湖岸开办海鲜酒店,孙子朱良荣又在父辈基础上,创立了朱氏蟹业的自有品牌,线上线下销售生态蟹,年销售额可达300万元,盈利6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姚永凯)记者从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日前在全市开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对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