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 准备充分再填报
本特辑供图 IC photo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是考生面临的又一重要环节。高考志愿填报,因其兼具重要性和复杂性,成为广大考生与家长公认的痛点。志愿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指向未来;志愿选择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它预期未定。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及家长科学的填报高考志愿,我们特别采访了资深高考报考学研究学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考志愿填报数据库(CEV)标准起草人、《刘氏定律》第一发明人、指尖志愿数据分析与平台设计首席专家、升学规划首席导师刘安利,与考生及家长分享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收集信息
理清志愿填报思路
“早在2005年,我率领的研究团队就汇同邮电部信息技术局在全国开展了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大型网络推广活动,其动因就是力图从科学的视角来改善高考志愿填报领域‘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降低‘高分低报’出现的概率。”刘教授开门见山地说。
谈及高考志愿的填报,就不得不说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陕西省高考录取批次中主要的形式。那么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相对于梯度志愿(或称顺序志愿)来说的。它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同一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高校志愿,无论哪一志愿录取,对录取院校来说,均为第一志愿。
刘教授分析道,这里的“平行志愿”可不能理解为“平等志愿”。它指的是各院校志愿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要透彻理解,必须从三个不同视角去解读。
招办角度省级招办依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和位次细分法则,按科类将已提交志愿的所有考生依照位次由前到后依次排列,准备按先后顺序向各院校投档,遵循了“位次优先”原则。
考生角度无论考生的位次排列在各自队列的何处,招办在向院校投档时,其依据就是考生所提交的各院校志愿,而且是按照A、B、……的顺序逐轮次检索。即在满足院校投档要求的前提下,首先检索考生所填的A志愿院校,如果可投的名额未满,即直接投给A志愿院校,不再往后检索。如果名额已满,则检索B志愿院校,如果名额也已满,则检索其所填的C志愿院校,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的志愿院校检索完,若考生的档案都无法投进,则考生档案进入自由可投状态,等待本批次投档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从而践行了“遵循志愿”原则。
院校角度“平行志愿”只是对“谁”而平行呢?答案是“院校”。招办投向院校的所有考生电子档案,只要符合院校的调档要求,无论它对应的是哪个英文字母下的志愿,对院校来说,均视为第一志愿,即“平行”。
自我定位
确定专业选择的导向
不同的专业类院校,尽管开设的专业名称基本一样,但研究领域与人才个性化培养目标却不尽相同。这与院校的专业传承、行业背景、项目来源、师资水平等有很大关系。院校的优势学科或专业,之所以有特色,社会认可度高,均有其独具的培养方式,而且几乎无法复制,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要教材雷同,甚至请个高水平教师即可那么简单。
因此,在院校和专业的平衡选择上,不同分段的考生,选择策略应有所侧重,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是以校牌为主,还是以自身的职业规划为主,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如何选择专业?刘教授谈到,首先是“兴趣与爱好”。人们常说“兴趣是第一个老师”。因为兴趣就是动力,爱好就是自律的边界。但这种理想化的场景未必能光顾每一位考生。怎么办呢?“妥协”有时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不是厌恶的专业,都可以通过培养、再认识、喜欢等环节加以弥补。
其次是“就业”。许多考生及其家长把是否容易就业、将来工作的工资多少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这种想法有其现实性,但不能绝对化,容易就业、工资高的行业必然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而且就业形势也会经常变化。
再次是“实力”。选择专业要与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情相符。不能因为自己看似喜欢、容易就业就盲目选择,还要考虑自己的水平,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实践证明,许多专业,是需要天分才能走到该领域中央甚至更远边界的,专业再好,学不出来,又不甘于“平庸”,到时会比较烦恼的。最后就是“工作环境与地点”。有些考生不想离家太远,那就考虑一下离家较近的行业都需要哪方面的人,然后选择自己的专业,因地制宜。
“填报高考志愿,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个方面的高度概括:从形式上来说,就是始于考生及其家长选择院校/专业,终于院校在所有进档考生中择优录取考生;从结果导向上来说,就是院校和专业先选谁的问题;从对人的影响来说,就是在哪儿读书,和谁一起读书的问题。”刘教授最后说道:“希望所有考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记者孙瑛
新闻推荐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