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童意外事件高发 知险不冒险安全教育不放假

西安日报 2020-07-20 04:26 大字

孩子们在露天喷泉中奔跑嬉戏。

■记者陈静文/图

暑假到了,孩子们又开启了欢畅游玩模式。夏季一直是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发期,今年遇上新冠疫情影响,不少家庭取消了外出旅游的计划,孩子们这个暑假待在家里的时间相对拉长,进行安全教育显得刻不容缓。做实安全教育,让孩子们知险不冒险,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才能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现场:景观喷泉成了孩子的游乐园

随着气温升高,近日不少孩子喜欢在喷泉旁玩耍,尤其是到了傍晚时分,音乐响起,变化多端的喷泉边就活跃了不少孩子嬉闹的身影,大多数家长都有着一定的安全意识,不让孩子靠近,但仍然有部分家长对此视而不见。

7月13日下午五六点,家住西安大都荟的辰辰和小伙伴们便一路跑到小区中央的露天喷泉广场,慕名前来的还有周边两三个小区的孩子们,他们伴随着律动的音乐,十几个孩子在喷泉中尽情穿梭、蹦跳玩耍,不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几乎全都湿透了。

“疫情影响,人多的地方也不能去,就陪女儿在小区里玩玩。”对于喷泉的安全隐患,辰辰的爸爸说,物业定期检修,而且小区喷泉水柱压力好像并不大,随着音乐间歇变化,应该问题不大。不过,一位带孩子玩耍的妈妈对此则有不同的看法。“之前6岁的女儿也喜欢在喷泉里疯玩,后来看了网络上一些喷泉引发的安全事故,就不敢让孩子继续玩了。”

记者了解到,据教育部、卫生部和公安部等单位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5.5万名0到18岁儿童因为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死亡。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分别排第一、第二位。

家长:安全教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家长李芳说,孩子的安全大于天,总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着这些安全问题,电视上、报纸上或者网络上只要报道过的安全事故,家人就拿到饭桌上一起讨论,有时候还进行“角色扮演”,提升他的安全意识。

令李芳欣慰的是,她发现9岁的儿子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妈妈,你看那俩小孩还在机动车道上并排骑着平衡车,这也太不安全了吧……”昨天下午,李芳接在英语辅导班的儿子放学,首先看到这一幕,儿子竟然变成了小大人的模样,说得头头是道,让李芳很是惊讶。“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对安全产生一种恐惧心理,玩什么都小心翼翼,因此对于不是危险的动作家长不要强行阻挠,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学会独立判断安全与否。”这是李芳家安全教育的秘籍。

李芳坦言,现在自己最担心的是孩子会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因为现在学校作业经常需要录制语音或者视频,然后发送到作业群,这就必须要用到手机,然而儿子又喜欢打游戏,她最担心儿子是受到不良的诱导,沉迷网络。“毕竟这不是凭我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

专家:推荐让孩子进行体验式安全教育

对于儿童暑期安全教育问题,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培训师、平安三秦陕西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负责人刘文化说,放任孩子在喷泉中疯玩的家长没有起到监护人应有的职责,殊不知在喷泉中玩耍具有三大风险:触电、喷泉水柱击伤小孩下体、干性溺水。前两种风险容易理解,干性溺水少见危害却不容忽视,由于人突然受到冷水刺激与极度恐慌引发反射性喉头及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死亡。当时往往没有任何生命危险,离开水域几个小时内才会死亡,国外已经发生过这样的惨剧。

与此同时,刘文化对李芳家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大加赞赏。他说,进行安全教育时,最好不要以血腥、恐吓的方式来进行,会对孩子心理负担。体验式的安全教育是最有效的,也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容易被孩子接受。“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来进行体验式的安全教育。14岁之前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来告知孩子面对危险的应急处理手段,尤其是7岁前的孩子可以通过‘小猪佩奇’等卡通形象故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危险情况。对于14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直接来讲道理、讲法律,告知其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最终要化‘被动’为‘主动’,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美好,自己要求安全,形成与家长互相监督之势。”刘文化表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其次,需要社区、社会、学校都重视起来,专业机构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引导家长和孩子加强安全学习,增进安全意识,儿童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疫情下的高校招生新模式 直播招生能否成为未来招生趋势?

随着高考结束,7月中旬陆续进入填报志愿和招生宣传季。往年,西安不少高校的招办老师赶赴各地市、县城出差忙招生。今年疫情...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