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 父子情

合肥晚报 2020-07-12 01:32 大字

□沈喜阳

可能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的家长这样专业。我特意用“专业”这个词,来强调中国家长的“敬业”程度。只要稍有表达能力,貌似每一个家长都能对教育侃侃而谈,都能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提出独到见解。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觉得天下父母心确实可怜,很多时候是操碎了心得不偿失,有些时候甚至是操反了心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无所谓,事与愿违最可哀。像我儿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亲的心力都倾注到唯一的孩子身上。我常想,爱真的是有重量的。父母亲的过分关注而不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父母亲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再裹上“爱”的外衣,甚至有可能把孩子压垮。这种“压垮”,恰恰是只有“专业”且“敬业”的家长才能做到的。

为了加强与儿子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儿子到西安读大学起,我就采取了与儿子互写电子邮件的形式。这些电邮写于合肥、西安、北京、上海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可能一开始是我主动写得多,后来儿子渐渐习惯了,他也主动给我写。由于手机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写电子邮件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我认为微信语音和视频的方便快捷绝不能取代电子邮件的写作。电子邮件是要“写”的,语音和视频仅仅是“说”的。我认为“写”对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远远大于“说”。能“说”的人不叫文盲,只有不能“写”的人才叫文盲。我的本来意思,既然儿子所学是英语语言文学,我不希望他荒废了中文的书面表达。所以通过互通电邮,在无形中培养和训练儿子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既然要“写”,就要静下心来思考,就要考虑如何措辞,就不能像“说”一样想到哪说到哪;一个附加的好处是,“写”下来的就可以保存。我相信很多家长在子女读大学期间都与儿女有交流和沟通,但因为都是说得多而写得少甚至根本没有写,所以没有保留下任何的交流和沟通的书面痕迹。

我和儿子互通电邮的主要内容就是儿子有欢乐会与我分享,有疑惑会向我求教。我大多数时候是充当了忠实听众和释疑解惑的角色。其实在与儿子同龄人的接触中,我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他们那种青春成长的迷惘和苦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不能与父母亲很好地交流。在他们觉得需要得到指点和帮助的地方,他们偏偏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因而很苦恼;而在他们觉得不需要告诫和教导的时候,他们偏偏收获了父母的唠叨和要求,因此非常厌烦。而在父母一方,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也变得不听话。在这种双向不理解的前提下,所谓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天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父母所经历的一切,既是孩子可能要经历的,又是孩子不可能要经历的。父母以为能理解儿女的心事,父母以为儿女不理解自己的心事。其实父母们从来没有反思一下:你们自以为对儿女的理解中,其实有许多不理解;而你们以为的儿女们的不理解中,其实又有许多理解。

感谢疏利民兄的慧眼,愿意付出劳动把我和儿子的电邮变成铅字。感谢章玉政兄一边承担繁重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还挤出时间写序,使拙稿增色。感谢妻子承担了许多家务,让我有时间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让我在年已半百时脱产去攻读博士学位。感谢上苍赐给我们一个儿子,让我们成为儿子成长路上的同伴。某种意义上,是我们陪儿子成长;另一种意义上,是儿子陪我们变老。

新闻推荐

安装“零接触”直饮水设备新增游乐设施 航空基地提升改造社区环境获群众点赞

本报讯(记者樊华)免费的快递柜方便业主存取快递、宽敞的电动车车棚方便小区居民出行、“零接触”的直饮水设备让群众喝...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