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教授为患儿捐献稀有血液 7岁重症先心病儿童重获新生
近日,一名7岁孩子患重症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然而孩子是罕见的稀有血型。得知情况的大学教授毫不犹豫为患儿捐献稀有血型,血站更是攻克多项难题进行稀有血液配型,一场爱心接力让孩子得到及时救治。
小宇彤急需稀有血型救命
现年7岁的患儿小宇彤,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两年前入院做了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现入院准备进行第二次心脏手术。小宇彤的手术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医院输血科盲筛了30余人份的血液都与孩子不相合,手术无法进行,患儿病情危急。医院输血科迅速与西安市中心血站血型研究室联系,请求对该患者进行抗体鉴定和相合性血液的筛选。
由于小宇彤病情危急,在拿到患儿的血液样本之后,陕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血型研究室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迅速开始实验。患儿血型鉴定结果为B型,ccDEE,Jk(a-b+),Le(a-b+),Fy(a+b-),Dia+,自身对照试验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都为阴性,但患儿血清与抗体鉴定谱细胞全部凝集。初步实验结果让全体实验人员都紧张起来,实验结果指向小宇彤体内或许存在不止一种抗体,其中可能还含有非常罕见的抗高频抗原抗体。
血型研究室工作人员提取了小宇彤的基因组DNA,用基因分型的方法鉴定患儿血型,对抗体鉴定起了重要的指向作用。将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实验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最终鉴定出小宇彤体内同时存在IgG-C(1+w),IgG-e(±),IgG-Jka(1+w),IgG-Dib(4+)四种抗体。按照输血安全原则,只有筛选C、e、Jka、Dib抗原全部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才能安全输给小宇彤,但在人群中C、e、Jka抗原三种抗原均为阴性的概率约为3%,而Dib抗原为阴性的概率约为两千分之一,这意味着能够找到与小宇彤四种抗原全相合的血液无异于大海捞针。
教授身体状态不好仍捐血
血站血型研究室在2016年的稀有血型实体库预建设的研究中,发现并冻存了来自一位献血者2UO型Dib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以备于提供给有IgG-Dib抗体的患者使用。但是冻存的血液C、e和Jka抗原为阳性,血型研究室立即与患者所在医院输血科以及小宇彤的主刀医生商议手术用血方案,提出“避开主要矛盾,控制次要矛盾”,大胆采用冻存的Dib抗原阴性的血液,并同时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方案,保证手术安全进行。但手术需要血量较大,还需要红细胞2U,于是决定联系稀有血型库内那位Dib抗原阴性的献血者——西北工业大学的韩教授,为救治小宇彤紧急献血。
采血一科李凤琴主任紧急联系了韩教授,没想到韩教授在身体状态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依然愿意来捐血挽救生命。“要是身体状态好的时候,400ml不在话下。但我上周身体状态不好,当时真的有点担心自己扛不住,后来总算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韩教授献完血说。
有了爱心稀有血液,血站成分科紧急加班将库内冻存的稀有血液解冰冻,洗涤新捐献的红细胞,并将韩教授两次捐献的4U红细胞及时发放到了小宇彤的手术台上。
“这次献血是尽了我的义务”
7月3日,小宇彤的手术如期进行,手术过程顺利,没有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孩子恢复情况良好。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由衷地为孩子感到高兴。
这次供血是对陕西省血液中心解决特殊血液难题的一次考验,血型研究室的科研团队近年来着力于建立稀有血型数据库和实体库,为许多像小宇彤一样拥有稀有血型的患者解决输血难题,保障输血安全。血型研究室下一步工作将继续提高鉴定疑难样本的能力,针对性解决复杂输血难题,包括发现和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寻求多种策略保障安全输血;同时还将继续推进稀有血型实体库和数据库的建设,为解决输血难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当孩子手术顺利的消息传到西工大韩教授的时候,韩教授发来了一段话:“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高兴。想到我的血流淌在小朋友的身体中,帮助其战胜病魔,我有点小小激动。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带过几十名研究生,培养学生成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最起码我们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导师,一名受国家和学校多年培养的人民教师,我认为这次献血是尽了我的义务,使我更加自信地去教育我的学生。谢谢你们帮我完成我的心愿!”
记者张黎娜实习生刘悦
新闻推荐
空港新城“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案例获全国推广 模式创新带来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本报讯(记者蒋黛实习生韩婧洁)7月8日,记者从西咸新区了解到,在日前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