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法院 适用智能语音系统调解合同纠纷

西部法制报 2020-06-04 00:31 大字

本报讯(周莹)5月26日9时,西安市未央区法院速裁审判庭副庭长刘晓国在审理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时,适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仅用时15分钟就当庭调解案件,本次庭审全程无书记员参加。据悉,这是全省法院首例适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审理的案件。

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只需一键开启,即可自动识别、记录庭审内容,法官仅需对识别出的文字进行实时修改或标注,原、被告可以通过电脑屏幕完整地看到整个庭审内容,庭审结束后,及时打印笔录,完成签字确认。

法院通过该系统让庭审节奏更快、庭审效率更高,真正将书记员从庭审记录中彻底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辅助法官从事其他工作。同时,全方位的法庭记录也倒逼法官规范庭审程序,准确运用法言法语,提高司法公信力。

新闻推荐

西安警方:校内撞亡学生的肇事司机已被控制 正办理刑拘手续

6月3日,据@西安交警莲湖大队通报,6月2日上午10时02分许,李某产驾驶陕AM93J8号小型越野客车从西安市六十七中校园内教学楼东...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