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余名农机手战“三夏” 临潼区多措施确保夏粮丰收

西安日报 2020-06-03 04:40 大字

农机手正在调试机器。(记者 肖持纲 摄)

本报讯(记者肖持纲通讯员王三合)五月人忙,轻风麦黄。5月31日,在临潼区马额街道南庙村,这里连片的小麦陆续成熟,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灿灿的麦浪间穿梭,一片繁忙景象。田间地头,街道、村组党员干部现场开展秸秆禁烧和低茬收割等宣传。

5月下旬以来天气晴好,临潼区夏粮主要作物小麦已陆续进入收获期。临潼区农机主管部门牵头,各级农机、农技部门联动协作,加强对“三夏”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协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提高水平,做好机具维修、调试和机手培训工作,全力以赴推动“三夏”机械化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为实现夏粮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临潼区将有4200余台农业机械和1700余名农机手投入到今年“三夏”生产服务,开展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综合利用及玉米、大豆等作物抢种和植保作业,助推全区夏收、夏种、夏管全程机械化。

临潼区主产优质小麦和玉米,是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渭北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今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油菜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为确保丰产丰收,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制定了“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通“三夏”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公布应急值守电话,设立5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成立8支跨区作业应急服务队,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临潼区要求各街道因地制宜、扩宽思路,继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技术指导及检查工作,促进禁烧工作顺利开展,杜绝焚烧现象发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新闻推荐

14.9万元微信账单背后的坚守 西安新港能源公司张文斌疫情期间为同事们提供物资保障

打开微信账单,如果你有一个月支出高达14.9万元,你会不会惊讶:“这么多,我都买了啥?”没错,今年2月张文斌的微信支出账单就是这...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